離焦眼鏡和普通框架眼鏡究竟有何區別🥅?

離焦眼鏡作為新型近視防控產品,近年贏得了不少近視孩子及家長的青睞。但也有家長疑惑♡,動輒幾千元的離焦眼鏡🪮,和普通框架眼鏡究竟有何區別?是不是智商稅?
首先明確下離焦的概念。當眼睛處於無調節狀態下,平行光線進入眼內0️⃣,通過眼的屈光系統,焦點落在視網膜上,人就表現為正視眼;當焦點落在視網膜前面稱為近視離焦👂;落在視網膜後面稱為遠視離焦。
傳統框架眼鏡是單焦點鏡片,中央成像落在視網膜上🙍🏽♂️,所以中間看得很清楚,但人的眼球是橢圓形的♣︎,通過鏡片的周邊看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後面,稱之為周邊遠視性離焦🚔。由於人眼有“看清物體”的自帶機製,為了消除周邊遠視性離焦🤾🏼♀️,眼球就向後拉長🪝,使周邊成像在視網膜上,這種誘導眼球壁繼續向後生長的結果🚶🏻♂️💇♀️,使近視度數加深🪜。因此🧘🏿♂️🚄,戴上傳統框架眼鏡只能看清🧑🏼🤝🧑🏼,並沒有延緩近視度數增長的效果🍸✊。
離焦眼鏡也是框架眼鏡,但它是特殊光學設計的多焦點眼鏡🫅🏼,能夠形成視網膜周邊近視性離焦。配戴後,物體在視網膜中間形成聚焦像,周邊形成近視性離焦像。這樣就使周邊的圖像落在視網膜前💁🏿♂️,視網膜就會盡量向內靠近🥈⛹🏽,而不是往後延伸🔑,使眼軸的增長變慢,從而延緩近視發展。
以下三類人群比較適合佩戴離焦眼鏡🦵🏿:近視度數增長較快的兒童青少年;由於年齡或其他原因不適合戴OK鏡的兒童青少年;近視患者希望控製近視發展的成年人,雖然離焦眼鏡對成年人近視防控效果較弱,但仍有一定控製作用。
大量研究證實,離焦鏡片幹預眼軸生長,對於青少年近視增長約有30%到60%的控製效果。不過具體防控效果數值因人而異🚣🏽♀️,一般與個體差異👮🏼、遺傳因素、眼軸、基礎度數、框架選擇定位🛺、行為習慣等有關。
戴鏡後,要定期到眼科檢查🌧,及時調整鏡片度數。醫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動態調整治療方案,必要時還可以聯合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等治療措施。其次,要配合良好的用眼習慣,如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等。如果能堅持接受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自然光照,近視防控效果會更好🍸。
(作者為恒达平台附屬恒达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