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寧樺、解咪、施翌:與商品消費呈現雙提升態勢,今年春節服務消費體現出哪些新特征?
來源:上觀新聞強國號
時間:2025-02-10 瀏覽:
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九項重點任務之首,充分凸顯了提振消費對全方位擴大內需的重要意義。會議明確要求,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全國消費相關行業日均銷售收入與上年春節假期相比增長10.8%,服務消費與商品消費呈現雙提升態勢,其中,服務消費同比增長12.3%。蛇年春節假期中,服務消費市場人氣十足,亮點紛呈,體現出四大特征。
一、傳統文化與新型消費場景融合
春節期間,體驗式、沉浸式的新型消費場景不斷湧現,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2025年春節是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傳統文化體驗成為春節消費新動能。
美團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五天,“非遺體驗”搜索量上漲387%,“非遺手工”搜索量上漲790%。各地文旅部門積極推出豐富多彩的“非遺+”“民俗+”主題旅遊產品,全方位彰顯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帶動春節期間文旅消費的蓬勃發展。例如,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憑借秦腔、剪紙、面花等民間手工藝在假期前四天就吸引遊客約590萬人次;武漢以漢繡和黃陂三鮮等非遺美食為亮點,吸引近730萬人次遊客。
二、沉浸式文旅體驗項目興起
融合傳統文化與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AI)等現代科技的沉浸式文旅體驗項目在全國廣受歡迎,滿足了年輕消費者對個性化、參與式消費的需求,成為文旅市場的新趨勢。
例如,河南省文旅廳打造河南文旅沉浸式體驗館,通過數字投影、沉浸互動等技術,將鄭州、開封、洛陽、安陽四大古都的歷史文化以全新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這些沉浸式場景不僅讓遊客進一步了解當地文化,還帶動了漢服租賃、古風跟拍、傳統手工藝製作等多元消費業態的發展,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新活力。
三、非遺帶動入境遊熱潮
“非遺春節”不僅吸引了國內遊客,更吸引了全球媒體和遊客關註,掀起國際文化交流與入境遊熱潮。攜程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入境遊門票訂單同比增長180%,入境遊酒店訂單同比增長超六成。其中,日韓、新馬泰等短線入境遊訂單同比增長130%,法國、西班牙等長線入境遊同比增長近120%。支付寶發布的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五天,入境遊客的支付寶消費金額同比去年春節增長1.5倍。其中,來自240小時過境免簽國以及中國單方面免簽國家的外國遊客,用支付寶消費金額同比增長近2倍。
入境遊的火爆不僅帶動了旅遊消費,還促進了餐飲、住宿等相關服務消費的增長。例如,春節期間,錦江酒店接待外國遊客的數量同比增長超9倍;華住集團旗下酒店累計接待外賓人次同比上漲68.19%。同時,入境遊客在品嘗中國美食、體驗傳統文化等方面也表現出濃厚興趣,推動了文化娛樂消費的繁榮。攜程數據顯示,外國旅客針對“非遺體驗”的搜索量增長3.5倍,非遺文化成為吸引海外遊客消費的新引力。
四、服務消費觀念轉變升級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追求品質。隨著年輕群體逐漸成為年夜飯消費的主導力量,年夜飯正從傳統的家庭自製家宴向品質化、便捷化的餐廳預訂等新模式轉變。
春節前夕,美團平臺“年夜飯預訂”“年夜飯餐廳推薦”的相關搜索量月環比提升256%,線上預訂量同比增長305%。在旅遊消費方面,旅遊產品品質化需求凸顯。春節跟團遊中,純玩團預訂人次占比超過八成,小團遊、私家團等高品質旅遊產品熱度攀升。
2025年春節,服務消費領域呈現出的上述新特征,不僅反映了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也展示了服務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回升和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消費信心有望進一步提升,服務消費將在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分別為恒达平台特聘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上海財經大學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建設基地助理研究員;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鏈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1901187693652902133&t=1739175170375&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11901187693652902133&ref_read_id=ddc0623e-ca29-4aac-8c90-20fae1db1417_173917759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