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孫宜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要講機動靈活

來源:中國日報網   時間:2024-11-29  瀏覽: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靈活性”🏍,就是一切以傳播效果為目的,“草木竹石皆可為劍”💂🏼‍♀️☃️。“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能否靈活取決於是否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對中華文化國際傳播雙方或多方的優勢🧍‍♂️、劣勢了然於心📈,從而能及時采取恰當的處置方法。這是一種出神入化的能力🐔✅,也是一種客觀分析判斷的能力。

中華文化走出去,面對世界上不同國家迥異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猶如走入一座座原始森林,地形地貌🌥🌒、氣候環境,生態結構等等都構成了巨大的不可知的威脅。因此🏃‍♂️,每一次中華文化傳播活動🏺,除了要在出發前根據對森林的一般特點和即將踏入的森林的特殊特點的力所能及的理解和判斷外,最重要的是養成處理突發事件💆🏼、危險事件、不可預知事件的基本素質,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靈活地根據所在地的風土人情✝️,文化結構,甚至地理風貌,天氣變化,適時地準確判斷形勢,及時地采取正確的方式方法🤩,巧妙地利用所在地的各種積極力量👩🏼‍🍳™️,迅速形成有利於中華文化傳播、講中國故事的人文地理環境,並在推動過程中把握時機和角度🧚🏽,消除中華文化的陌生色彩,與所在森林一體一色🩰,同甘共苦👩‍🎨🚯,共生共存共榮。

計劃相對於確定的事物容易♟,對不確定的事物是否能做到有計劃🎞?是否有必要計劃㊗️?這確實給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惑👩🏻‍🦯,也是一大難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面向世界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而言,充分的計劃顯然是必要的,而且還要從階段性的“計劃”推動實現總“計劃”🍡。認為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工作過於復雜因而難以計劃或無法計劃的人🎊🧏🏼,要麽是缺乏遠見和判斷力,沒有能力從復雜的事物中看出“簡單”的規律和內在邏輯,從而製定出針對性的計劃🕵🏻‍♀️🆚;要麽是缺乏信心和主觀能動性,偷懶怕事,看不到前途和希望🧑🏿‍🦰,所以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走一步看一步。無計劃和有計劃就如同只盯著腳尖走路與跟著太陽走路🌼,行走的狀態和結果顯然不同。無計劃,也是在走👱🏻‍♂️🟤,但因為不明確最終的目的地🏄🏽,所以走著走著💊,要麽走岔了🧝🏿‍♂️,要麽厭倦放棄了🛒;有計劃,每走一步都知道下一步,每走到岔口都知道如何拐彎,且眼前始終有明確的方向,就容易走遠,走到終點🙅🏻。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具有明確的目標,但傳播對象又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傳給誰不確定👟🧑🏼‍⚖️,傳什麽也不確定,傳到什麽程度🥿,也同樣難以確定。但中華文化要走出去🚮,這一點是確定的。鑒於此,我們要從“我要傳什麽”和“人要我傳什麽”入手👩🏻‍🦰,先找到中外對應的傳播點,確定供需關系,從局部、區域開始製定傳播計劃,形成區域經驗👩🏻‍🎨💞,進而區域連成片🤱🏼,國家連成共同體,不斷完善區域計劃,不斷擴大計劃範圍。既不能因為文化的不確定性和傳播形式及內容的不確定性而不製定計劃,也不能“放衛星”“拍腦袋”,為不明確的事製定計劃▫️,而是應先從已有的基礎計劃起來,從能做的明確的事情計劃起來👨🏿‍⚕️,能計劃一點就計劃一點,能計劃一片就計劃一片,能計劃一國就計劃一國📤🥪,事必做且必計劃,這樣才能確保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秩序和質量👨🏻‍🦰。

中國的外交、傳媒、教育機構👩🏼‍🦳、企業↘️、個人等等⛰,既要根據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總計劃一體推進,也要根據具體情況適時進退,不以一時一地之成功或失利而驕傲或沮喪,該拓疆就拓疆,該恢復失地就及時突進,該“保存實力”就保存實力,一切以實現傳播效果為目的。中外相關部門🧙🏼‍♂️、大中小學🧔🏼、華文學校、中資企業中文培訓🚴🏻、中文培訓機構等的中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活動,作為必要的補充,在國家統一的文化傳播工作遇到阻礙甚至“阻擊”的情況下🐠,可以有效抓住身邊的有利時機⏩,有效建構起或大或小的根據地,有效形成一個個中華文化的影響圈,並作為源頭向周圍輻射影響力,輸出經驗和模式🧑🏽‍✈️,不斷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區域,推動深度融入所在地生活🛖🤖。

當前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已經形成的國際形勢和未來發展所面對的國際形勢所需要的傳播策略🙋🏿‍♀️,是全民性🕰,全地域性,即人人傳播、處處傳播🏛,“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如雨入地,如風無形,這也是目前最有效🎚、最直接、最少外在阻力的傳播形式。對此國內機構和從業者認識嚴重不足,更缺乏戰略分析和應對之策。為此我們必須及時重視並完善相應戰略方針和戰術布置,靈活爭取生存與發展空間👐🏻,形成全面的全局的文化傳播態勢🪯👟,只有這樣🫴🏻,中文和中華文化世界化的時代才能到來。

孫宜學 恒达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院長,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常務副主任

鏈接: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411/28/WS6747cd7da310b59111da5ecc.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