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呼聲目前在美國國內喧囂塵上,近日美國參議院多位議員聯署發起“舒默議案”,要求奧巴馬政府在人民幣匯率方面繼續對中國施壓,並威脅要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真是“豬八戒倒打一耙”,一個擁有美元霸權地位🤨、操縱匯率歷史最久🐚⛹🏻、受益最多、引發了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世界頭號匯率操縱大國反過來指責別國為“匯率操縱國”👩🏽🦰,實在是荒唐至極🟰。只有帶著冷戰思維、霸權思維和傲慢與偏見的少數美國政客們才會睜眼說瞎話,靠指責其他國家推卸責任、轉嫁國內矛盾、撈取政治選票⚜️。
目前人民幣還不是國際貨幣🕺🏿,不存在操縱匯率的技術條件和市場條件,因此🤽♂️,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是毫無道理的🫸🏼。而美國利用美元霸權地位的有利條件操縱匯率已經成為掠奪世界各國財富的常用手段🍛:通過操控美元供求操縱匯率;通過對沖基金沽空其他國家貨幣✌🏼;耍弄政治🧔🏼、外交和貿易手段🤕,壓迫其它國家貨幣按其要求和標準升值;在金融危機中,先是通過平準基金大量拋售歐元🧑🏿🔬,導致歐元狂跌👮🏿♂️、美元上漲,然後大肆印製美元🫱,填平壞賬👰🏿♂️。美國通過操縱美元匯率🛀🏻🈹,使許多國家的美元儲備資產大幅縮水,以化解自己龐大的外債壓力,同時利用“估值效應”提升自己的對外資產價值。有充分證據表明🚣🏻♀️,從2001年到2006年Ⓜ️,美國對外總負債雖然增加了3.856萬億美元💂🏿♂️,凈負債卻減少1990億美元,即凈賺資本收益4.055萬億美元🥁,其中🌕🧒🏿,操縱美元貶值貢獻8920億美元,壓迫別國貨幣升值、製造資產價格變動凈賺3.163萬億美元。
從歷史看,用匯率問題打壓其他國家🈯️,強迫別國貨幣升值,是美國利用其霸權地位遏製其他國家發展的慣用伎倆,歐洲國家和日本都曾深受其害𓀔。20世紀80年代,美國逼迫西德馬克大幅升值64%;1985年,美國迫使日本簽署“廣場協議”⛰,導致日元急劇升值,進而造成日本經濟長期衰退。現在又故伎重演🐒💃🏻,壓迫人民幣升值,其目的就是要遏製中國的發展🕵🏽♂️,彌補自身競爭力不足而造成的國際收支逆差,坐享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財富轉移🍟🏭。
強迫人民幣升值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是損人不利己🍰。人民幣升值後,中國出口產品價格上漲,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將轉移到其他國家,美國則必須從成本更高的製造國進口商品,直接帶動美國物價上漲,從而增加美國消費者的負擔⛩。這樣既不會使中國製造業的就業機會和產值轉向美國的工廠,也不會促進美國對外出口,同時還要影響到許多歐美投資在中國企業的利益。
從理論和現實看,一個國家貿易順差或逆差與該國的貨幣匯率關系不大。當前👳🏿♀️,緩解中美之間貿易逆差的一個快速有效的辦法就是美國取消對出口到中國的高技術產品限製😽,促進美國高技術產品對中國的出口🚴♀️。在匯率問題上,美國不能搞“雙重標準”,不能搞匯率霸權。美國需要以平等開放的姿態歡迎和支持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一員💵,進而才能逐步實現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
從根本上說,匯率問題是市場問題、經濟問題🙅🏿♂️,不能政治化,只能通過平等協商🧑🦼、互利合作逐步加以解決🤹🏻♂️,動輒指責、打壓、製裁都無濟於事。中國不應也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重蹈日本“廣場協議”之覆轍。
(作者為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