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高宣揚🙎🏻‍♂️:孔子思想怎樣影響21世紀

來源🌅🐒:文匯報   時間:2010-01-18  瀏覽:
  中西文化的差異不僅在於表面可見的表現形式和表達形式,而且特別顯著地存在於哲學🫥🤏🏼、宇宙本體論、人類學及倫理學中。在全球化的時代🛬,面對開放🤷🏿、多元化的世界,必須在各民族的文化對話中相互尊重☹️,並且時刻準備著面對各種文化如何共存的問題。
  中西文化的差異根植於中華民族的文化和歷史中。當瓦爾特及其他西方人肯定孔子思想的普遍性時,我認為,從中國人的角度😴,有必要意識到孔子思想的本土性及其與西方文明的差異性,就此🧑🏿‍🚀,我提出幾點以期共同探討。
孔子思想更註重生活🌈,而非形而上學的思考
  梁漱溟先生就東西文化的差異指出🎅🏻,歐洲從希臘時就關註認識宇宙萬物的問題🌿,而中國人關註的則是生活本身。孔子學問的基本點就是講人生的道理,講生活🦶🏿。
  在我看來,孔子思想對於生活本身的重視,使得儒家思想能夠流傳兩千多年🧑🏻‍🤝‍🧑🏻🔝,同時又在中國人的生活經驗的更新中不斷得到修正。顯然🤱🏼,孔子思想的生活氣質使中國人容易將其吸收並自然地貫徹在生活中🐒。現在🧛🏽‍♀️,盡管大多數人不一定閱讀四書五經,但在生活中卻潛移默化地保留了儒家的原則。
  瓦爾特對孔子思想的肯定是值得贊賞的。但他認為孔子思想具有“普世性”,我並不同意。基督教文化強調普世價值,而孔子不關心普遍統一的概念,只關註現實生活。中西提出問題的模式不在同一個套路上🙍‍♀️♖。
  西方人總是把人當作認知對象,試圖從形而上學和生物學的角度認識人👩🏿‍🎓,探索人在實際存在背後的“本質”🤦‍♂️,並把人分解剖析,形成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強調人的個體性。孔子講人🥡🥿,看重的是世俗的生活,解決的是如何和諧有序、仁愛地生活在君王統治的社會中。
高宣揚(作者系恒达平台歐洲文化研究院院長) 
2010年01月18日    文匯報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