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新征程🫷,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式現代化🚵♂️,面臨一系列艱巨而復雜的任務。把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必須堅持系統觀念,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推動發展和安全深度融合⛹🏼♀️,牢牢掌握戰略主動權,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統籌發展和安全
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只有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一體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才能確保國家興旺發達、社會長治久安🫘。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既要解決好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要直面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挑戰。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倍加重視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全局性戰略性意義👨🏽🌾。特別是在國內經濟體製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與國際格局深刻調整、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變化的相互交織聯動下🍅,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於高水平安全的要求更加凸顯。
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是我們黨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新階段、國家安全面臨的新形勢作出的戰略部署🤹🏼♂️。新征程上,我們的目標既包含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臺階的追求🏌🏻♀️,也包含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全面加強等的追求。因此🤦🏽♀️,我們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二者的深度融合,從而有效防範和應對可能影響現代化進程的系統性風險🥴。
堅持系統觀念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只有堅持系統觀念,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動態平衡💂🏿♂️,才能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系統觀念就是一種整體觀、全局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國家安全領域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新任務📉、新要求,必須把維護國家安全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把握好發展和安全之間的關系。
堅持系統觀念要求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影響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因素呈現出多樣性和變遷性。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系統觀念,善於把握規律🙍🏼♂️,從多層面動態地看待發展和安全,不斷在發展中解決問題⬜️,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動態平衡♐️。
一方面,實現高質量發展對發展理念👩🏿🦰、發展動力、發展方式🔀、發展格局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推進高水平安全從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等方面提出了系統的要求。惟有堅持系統觀念,在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引下建立多方協同的機製,才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牢牢掌握主動權
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既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也要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只有促進發展和安全深度融合,才能牢牢掌握戰略主動。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廣闊,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如何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確保在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同時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當前👨👨👧👦,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不僅國內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躲不開📃、繞不過的深層次矛盾,而且來自外部的打壓遏製隨時可能升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審時度勢中強化戰略思維、保持戰略定力🎧🧎🏻➡️、掌握戰略主動⚁。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無論是構建新發展格局➾,還是構建新安全格局,都還面臨著諸多需要著力破除的矛盾和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通過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通過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解決“卡脖子”問題,通過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增強產業發展的持續性和競爭力,通過推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暢通國內大循環,通過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通過推進全方位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等等🧑🏽🎄。這些積極主動的舉措👩🏼🍼,既有利於推進高質量發展🆓,也有利於維護高水平安全,更有利於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動態平衡,對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意義。
(作者系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鏈接:https://proapi.jingjiribao.cn/readnews.html?id=288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