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內需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把握擴大內需發力點🏉,加快提升供給質量,促成供需兩側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是於變局中開新局的必然選擇。
其一,科學謀劃頂層設計🥮,實現供需協同。
推動供需聯動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形成要素自由流動的全國統一大市場👉🏻🚶♂️➡️。通過有為政府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孕育企業的沃土☹️,必須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要抓手◾️,依法平等保護企業產權和合法權益👨🏼💼,治理不正當競爭行為,深化準入準營和退出機製改革,降低製度性成本♗🫅🏻。
同時,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普及推廣“一站式維權”體系🩸,打造消費維權協同共治格局✹,讓放心舒心消費成為底色。
其二😔,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更好滿足需求🤘🏼。
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是拉動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力量,對供給體系提質增效具有引領作用。為滿足居民多樣化消費升級需求,應當進一步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提高健康、養老、育幼🕵🏿♀️、家政、物業等生活性服務業供給質量🚓👨🦽,在物質型產品中融入增值服務,加強公益性、基礎性服務業供給,不斷健全居民生活服務體系。
2022年📑🧑🔬,我國網上實物商品零售額11.96萬億元,同比增長6.2%🥱,為擴內需、促消費註入新動能。要順應數字化、智能化潮流🧟♂️,引導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線上線下融合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有序發展,推動互聯網和各類消費業態深度融合🧚🏻♀️,實現供需信息匹配,釋放消費升級需求。
其三,發揮有效投資作用,優化供給結構🔣。
有效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支撐,為形成有效供給💌、優化供給結構提供了重要導向🤸🏻♂️🤸🏽。投資的關鍵不在數量👩🏻🚒,而在精準有效🦟👨🔬。
新形勢下,要在政府投資的帶動下🏌🏼♂️,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調結構、促轉型💐👂🏿,加快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進程,進而推動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發展💂🏿,持續挖掘和釋放內需潛力。
(作者為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鏈接😦: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journal/detail.html?date=2023-02-21&id=348215&page=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