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復蘇🤼♂️,春天帶給人類的總是希望🔺。但在精神科醫生看來🖍,春天卻是讓人頭疼的時節,因為每年春季,總會有很多精神疾病患者趕來門診,甚至需要住院治療👨🏻。為什麽春天會導致精神疾病高發呢?
從氣候特點來看,春季的氣候特點很容易引發精神障礙疾病復發🧴。因為春季氣候多變👩🏼⚖️,日照和氣溫變化大👷🏽♀️,容易引起人體一些內環境和內分泌活動發生變化👨⚕️,誘發多種精神科疾病🏄🏿♀️。即使是普通人群⛅️,春季也容易滋生各種心理問題🍸📋。“一年之際在於春”,很多人會在春季製定自己的學習、工作計劃👨🏿,思考自己的前途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心態沒有調整好,自我期望值較高💆♂️,那麽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就很容易滋生出來👰🏽♀️🕵🏽,情感障礙、焦慮、失眠等問題也會隨之出現👨🔧。
心境障礙:像春天的孩兒臉變化無常
情感障礙🦹🏻♀️,又稱心境障礙,是以情感或心境改變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精神障礙💇🏼♂️。它在臨床上表現為抑郁和躁狂兩種截然相反的極端,或者兩種狀態交替出現🧘🏼。正常的情感狀態位於兩種截然不同的障礙之間🎭,因而抑郁-正常-躁狂狀態之間並無明顯分界☝🏿,所以這些狀態可呈現出一種連續的譜系表現。
抑郁發作時🥙,患者心境不良📁👩👦,情緒消沉,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喪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臉,感到持續性疲乏,認為活著沒有意思💾。患者常常感到思維變慢了,能力下降了🖥,自疚自責🔷,將自己過去的一些小錯誤👮🏿♀️、小毛病都說成是滔天大罪。有時患者會閉門獨處,無力學習♘、工作🧍♀️,不能料理家務🦹🏿♀️,嚴重者不語🤯、不動、不吃🪒、不喝🥂。除此之外🤝,患者常常出現食欲、性欲明顯減退狀況👩🏿🍳,體重減輕,睡眠也隨之出現障礙🧝♀️。抑郁常表現有晨重夜輕的規律。
躁狂發作時🌾,患者常顯得洋洋自得、興高采烈。有的病人以易激惹為主,為些小事會大怒甚至沖動📉、毀物𓀚。很多患者還感覺自己聯想加速,口若懸河,高談闊論👸🏽,註意力不集中🦼,常隨境轉移。有時表現為自負,感到自己聰明異常,能力無比。有的患者活動增多,愛管閑事👆🏼,興趣廣泛但不定性,主動與人交往,行為輕率不顧後果。由於活動增多、興奮,可表現睡眠減少,飲食無規律🫱🏽,體力消耗過多𓀀,可出現明顯消瘦,甚至可體力耗竭。
對於情感障礙的病因⇒,人們做了許多探索🐲。不少研究報道,情感性障礙患者存在生物胺水平或生物胺神經通路功能乃至結構的異常。而去甲腎上腺素(NE)和五羥色胺(5-HT),被認為與情感障礙的發生關系最為密切👩🏼🎨◽️。另外,遺傳因素、神經內分泌、睡眠節律改變等因素也不容忽視。臨床觀察還發現,在情感障礙發作前,常常會存在應激性的社會心理生活事件。
[健康新知]
治療情感障礙目前主要有藥物和心理兩大手段。其中治療躁狂狀態的,主要是藥物和電抽搐。而對於抑郁症,眼下有比較理想治療結局的藥物👩🏽✈️,是五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s)等新型抗抑郁藥。病情嚴重,有強烈自殺觀念者,使用電抽搐治療手段顯效快而效果好。
抑郁症患者現在越來越多💻,表現出的症狀也各不相同⛪️,這類疾病的治療🚄,許多心理療法非常有效🧄。如果患者伴有明顯的抑郁性性格特征🧝🏼,可應用認知行為治療,著重消除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如果患者表現為不善交際,可以采用社交技巧訓練🔤、人際關系指導😱,提高患者的社會適應性和交往能力🧑🏿🔬。如果患者因為婚姻家庭矛盾等出現抑郁,可以考慮采取夫妻指導🧑🏻🦰、家庭關系咨詢協調🙆🏻♀️,從而緩解其抑郁症狀🧘🏿♂️。
焦慮:像春雷不期而至
焦慮症是以緊張、擔憂♟🕵🏼、恐懼等焦慮症狀群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症,分為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兩種形式,主要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沒有明確客觀的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卻整天提心吊膽、恐懼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經症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焦慮症的病因包括遺傳、生化🧗🏻🧟♀️、社會心理等幾個方面。廣泛性焦慮症的遺傳傾向不如驚恐障礙👩👧👦。苯二氮卓受體系統和五羥色胺系統,對廣泛性焦慮發病有重要作用。某些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症狀可以由軀體因素而引發🐜,比如🙍,甲狀腺亢進、腎上腺腫瘤等🤹♀️🧑🏿💼。另外,在有社會心理應激事件發生的情況下,有可能出現焦慮症。
廣泛性焦慮症又稱慢性焦慮,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心理症狀:表現為客觀上並不存在某種威脅(或危險)和壞的結局♈️,但總是擔心🧑🦲、緊張和害怕。此外還有易激怒⚠、對聲音過敏🪺、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好等表現⛱。2.軀體症狀💇🏿:自主神經功能以交感神經系統活動過度為主,如口幹、惡心、吞咽困難⬛️、脹氣、腸鳴、腹瀉、呼吸困難🧎🏻♂️➡️、心悸、心動過速🌠、尿頻等。3.運動症狀與肌緊張有關:可有緊張性頭痛,背部和肩部肌肉緊張痛和強直🏎;手有輕微震顫,精神緊張時則更為明顯。
驚恐發作又稱急性焦慮,發作時常有明顯的自主神經症狀,如心悸、劇烈的心跳🕴🏼、心慌😺、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四肢發麻📲🧛🏼♂️,甚至不能控製地發抖、出汗。患者表現驚恐萬分,似有瀕死之感。但發作時間較短👩🦱,數分鐘到數小時。
[健康新知]
患焦慮症是件很痛苦的事🚘,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又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不愉快。焦慮症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在臨床上常用的抗焦慮藥,能明顯改善情緒、對抗焦慮。此外,如心慌、消化不良等可對症處理🧑🏿🏫。
減輕焦慮的一大方法🥢🛀🏻,是尋求心理醫師幫助。在心理醫師指導下充分認識焦慮症👵🏿🫲🏼,學會轉移或化解精神壓力,克服性格上的弱點,提高處理復雜事物的能力。而腦電生物反饋治療𓀒、森田治療等方法,可輔助藥物治療🫴🏻💆🏼♂️,並均被證明是安全🚹、有效👨🏼✈️、無不良反應且療效持久的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失眠:像春雨纏綿不斷
人一生約有三分之一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需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睡眠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白天的生活品質。良好的睡眠是心身健康的主要標誌。
失眠是最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指各種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入睡困難、早醒,患者常有精神疲勞、頭昏眼花、頭痛耳鳴、心悸氣短、記憶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表現。長期失眠易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減弱,引起記憶力減退,可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起大腦功能失調,分析、處理問題能力減退↖️,使人過早衰老🥫,縮短壽命。
我們常常聽到周圍的人抱怨說👨🏽🍼🌒:“我失眠了”🐚👈🏻。但他們是否真正達到失眠症的標準了呢?其實失眠症是指持續相當長時間的對睡眠的質和量不滿意的狀況,以失眠為幾乎惟一的症狀,包括難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夢、早醒、醒後不易再睡👨🏽🏭、醒後感不適、疲乏或白天困倦💂🏿♀️;上述睡眠障礙每周至少發生三次,並持續一個月以上🛕。失眠引起顯著的苦惱📎,或精神活動效率下降,或妨礙社會功能😂。
失眠的原因多種多樣,違反生理時鐘🎫🦸🏽♂️、突然受到重大事件的沖擊🧑🏽✈️、抑郁或焦慮等精神障礙、部分內科疾病、咖啡或茶等興奮性飲料、毒品或藥物等因素,都是造成失眠的常見因素。
[健康新知]
治療失眠首先應去除其誘因,另外💁🏽,作息規律🧑🏽🍼、適量運動、舒適及安靜的睡眠環境,也有助於睡眠的改善👫🏼🦁,睡前還應避免喝酒🐦⬛、咖啡⤴️👩🏼、茶、飽餐等行為🏧,也不要觀看緊張刺激的電視內容🧘🏽♂️,如果輾轉難眠幾刻鐘後仍不能入睡🕴🏻,幹脆就起床做些輕松活動🙍🏽♂️,繼續躺在床上往往會適得其反👩🏼🏫。
不管哪種原因導致的失眠,如果病情嚴重,就應尋求專科醫生幫助📞,不應懼怕應用催眠藥💎。催眠藥的主要療效是改善睡眠,對於能夠找到原因的繼發性失眠症,催眠藥可作為輔助療法。催眠藥的選擇,可根據失眠類型與藥物的半衰期來決定👈🏽🎴。以入睡困難為主的患者應選用短效藥;夜間睡眠表淺、易醒者可選用中效藥物;夜間睡眠易醒和早醒者應使用長效藥物治療;伴有焦慮☂️、抑郁的失眠者應使用抗焦慮或抗抑郁藥物👯♀️;精神異常所致的失眠者應使用抗精神病藥等🧍🏻♀️。
(作者為恒达平台附屬恒达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每周二下午門診)
文匯報08版 2009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