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專利製度發展的一項創新舉措🎙,建立專利開放許可製度是深化國家產權製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重要內容,提供了新的專利轉化運用模式,有助於解決“專利沉睡”、專利實施轉化質量效率不高等現實難題👩👧👧,對於暢通成果轉化渠道🧑🏽🦱、放大專利製度作用、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專利開放許可是指專利權人通過專利管理部門發出要約⛄️,潛在被許可方一旦接受要約,即可實施其專利技術的一種新型許可形式🚶🏻➞。由於專利技術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創新成果與企業需求不匹配等因素🏊🏽♂️,中小企業難以尋找到高校和科研單位適合的技術方案,面臨著生產技術難關。專利開放許可製度為許可人和被許可人搭建了信息溝通橋梁,供需雙方通過簡便方式達成許可,利用許可信息披露和糾紛調解機製👊🏽,降低了交易風險。作為一項創新性的製度安排,專利開放許可程序公開透明,拓寬了市場技術供給渠道👰🏿♂️,幫助中小企業以較低成本獲取專利技術👩🏽🔧,尤其對於那些市場應用範圍廣泛,適合多地快速實施的專利來講,可以更大範圍地找準技術“接收方”。
國際上看,英國首創專利開放許可製度以來🌗🏊🏿,約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行了該製度,涵蓋德國🐕🦺🔔、英國🙅🏽♂️、俄羅斯🚺、巴西等重要經濟體✒️。對我國而言,創設專利開放許可製度意味著專利行政部門在專利權人向其提出意願實施聲明之後,向全社會公布許可相關信息,為潛在被許可人提供了全面的專利信息,相當於搭建了一個市場化的專利許可公示和快速交易平臺。專利開放許可製度有利於解決超大規模市場經濟主體中的小微企業技術創新需求🤦🏼,提高了高校院所專利技術市場適用價值🚰,有可能成為未來助力技術要素供給和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舉措🏋🏻♀️。過去幾年⛳️,我國為推進這一新舉措的有效實施,在開放許可頂層製度設計、許可費率發布、評估標準製訂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工作,相關操作、激勵、規範措施穩步推進。2022年5月,《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方案》印發,為開放許可製度政策✒️🍋、機製、平臺🤽♂️、項目等各方面實施落地做出了統籌部署。
地方層面在開放許可製度實施方面做出積極探索👨🏽🚀。廣東省在廣州和深圳選擇了部分國有企業和高等院校建立開放許可專區平臺🧏🏻,對省內小微企業提供專利技術🤜🏻。陜西省面向省內高校🥷🤛🏿、院所🙆🏻♀️、國有企業征集擁有免費開放許可意願和條件的專利項目👩🏻🍼,已征集項目絕大多數為發明專利♧,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吉林省征集篩選高校院所專利,面向省內開放,為更大範圍開展試點工作奠定了基礎。浙江省推動產業知識產權聯盟、行業協會等服務機構組建公共專利池,促成中小微企業聚集的產業園區推廣免費開放許可專利。
當前,我國專利開放許可製度正在有序推進,但在手續辦理、服務促進♉️、監管規範等方面還面臨一些難點堵點☹️,有待在堅持市場導向的基礎上,強化政策聯動,形成社會合力🤔,共同努力推動解決🙆🏼♀️。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完善專利開放許可製度頂層設計。強化相關部門的政策協同,爭取相關專項政策🧎🏻♂️。結合地方產業特點🤮🤘🏽,在重點城市、示範企業高校所在地先行先試☂️。同時🕴🏻,將地方試點形成的經驗模式吸納為全國性的製度設計或政策措施,形成基層試點與國家層面製度建設的良性互動。
強化專利開放許可市場技術支撐🙍🏽。開展潛在開放許可專利數據挖掘,分析專利運營活躍度高的產業技術領域,為精準開展專利開放許可試點提供數據支持;對開放許可專利進行數據深加工,根據專利類別、技術分支♙、技術功效👨👨👧、技術參數進行分類標引👨🏿🌾,建立轉讓許可應用場景的“數字底座”;在檢索核查🌕🧚🏽、分析分類基礎上🐛🚶♂️➡️,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利用先進技術手段組織專利技術匹配、推介和對接🎖。
製定提升專利開放許可效率的創新舉措。進一步控製製度成本、保障交易安全🛌🏻,研究許可的簡易談判程序🤸🏼、彈性年費減免機製的可行性,重點解決好合同生效和交易安全保障問題💅。結合同行業平均許可金額或費率標準指引🚴🏿,鼓勵地方以市場化機製🫗,探索分階段許可等多種定價模式。強化組織協同,探討行政調解、仲裁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製。
塑造專利開放許可市場的良好環境。註重許可實施跟蹤,加強對異常交易行為監測,維護市場交易秩序、保障開放許可安全。加強規範引導💫🤹🏻♂️,依法依規打擊虛構許可達到減免年費目的等行為,堅持市場原則基礎上的合理疏導。尊重市場規則,賦予地方參與許可市場主體和模式選擇的自由裁量,發揮政府引導和供需對接平臺功能🤽🏻♀️。
開展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宣傳與培訓🌤🙅🏼。積累開放許可成功案例,篩選儲備適宜開放許可的專利,讓專利開放許可製度為社會知曉。組織系列專題培訓⚓️,就定價指導、項目遴選👩🏿🦳🥑、供需對接、糾紛調解等提供指導👯♀️。
(作者毛昊系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教授)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9XWit4VAKeAy_2xcWq7Y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