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周🧑🏻🚀,牽動全球神經的美國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一波三折🐄,終獲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但由於投資者依然擔心美國金融危機的前景,國際金融市場仍持續動蕩。這項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的救援方案是布什政府應對當前金融危機所下的一劑“猛藥”,而並非化解所有金融和經濟問題的“靈丹妙藥”,能否產生預期效果,世人將持續關註🫘。
實事求是地說,美國政府的救市方案只是一個急救措施👩🏽🔬,治標並不治本,主要目標是防止美國金融體系走向崩潰🤥。無論這個方案能否最終起到預期“拯救華爾街”的作用,如今美國政府已經是騎虎難下⇒,必須為自己監管失職而導致的這場金融危機埋單。從短期來看,救市方案將提振市場信心🦄,給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以難得的緩沖期,並給疲軟的美國經濟打入一針強心劑,通過救助可以使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充實的資本金,進而鼓勵它們繼續向企業和個人發放貸款,緩解信貸緊縮局面🎎👴🏽,避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但從中長期來看,美國經濟仍具相當不確定性👨🏽🏭。從目前美國失業率上升、消費下降等因素看,美國經濟下行風險正在顯著增加🧑🏻🦽,有陷入深度衰退的可能👩🏿🎨⤴️,衰退則又會給金融市場更大沖擊。在這個相互依存的時代,美國經濟進入衰退或緩慢增長之後,歐洲、日本會步其後塵,亞洲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
更深層次地分析可以發現,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很可能將全球卷入另一輪新的金融危機。由於美國政府自身捉襟見肘、加上國內納稅人壓力𓀜,決定了這筆巨款是用向全世界“舉新債養舊債”的老模式,這不僅是讓美國納稅人而且是讓全世界人民為華爾街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埋單,還可以兌現其美元貶值的長遠利益🧝🏻。面向全球發債救市,形同美國在加印鈔票,有可能導致美元又一次大的擴張,通過基礎貨幣的乘數杠桿效應,意味著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製造出十幾倍於美國新發國債或財政赤字的美元流動性,這些流動性會在推進美元繼續貶值的同時,也將助推石油、糧食🥌🦘、黃金和大宗資源產品期貨價格大幅上漲,使世界性通貨膨脹的壓力進一步加劇,這對處於高通脹的世界各國來說,無疑又是一場新的災難。對於新興市場國家來說👲🏻🏎,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困局,在承受經濟下滑風險的同時,還必須做好承受輸入型通脹的潛在威脅的準備🔱。
從根本上來看,美國的救市計劃只能對金融市場起到暫時的穩定作用,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美國乃至全球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在拯救這次危機以後🫃,美國和全球金融市場體系必然面臨新一輪的革新。當務之急🫳,世界各國必須要有各種應對預案🍐,努力把自己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好,力爭趨利避害,盡量避免為美國救市“埋單”✌🏿👼🏽,同時也應攜手應對金融危機,並積極推進對現行美元霸權地位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進行改革🈶。
2008年10月07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