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設計能夠達到藝術的境界🟧。
“克萊斯勒300C不是復古車型,而是時尚車型⛹🏻♂️。”
針對克萊斯勒300C的設計風格🏃♀️➡️,殷正聲不太同意有人把此車簡單地說成是復古車型🧏🏿♀️,倒是很肯定地贊賞設計師大膽應用經典元素為時尚設計提供了良好的視覺效果。
身為上海工業設計協會副理事長的殷正聲教授,是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藝術設計系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產品設計和教學,並主持和指導過多項汽車設計🧑🏽⚕️👇🏿。他認為♿️👩🏽🚒,汽車設計不能脫離“場景”,要有人文背景👩🏽🦱,還要有技術支撐。
對於克萊斯勒300C所掀起的“復古風”🛌🏼👩🏽🚀,殷正聲從設計師的角度說,這要歸之於美國文化中敢於創新的精神。他說,盡管此車外形營造了古典的氣息,在細節上又以經典的質感傳遞豪華的優雅,但不同於歐洲的古典車,就像帕瓦羅蒂演唱拿波裏歌曲《我的太陽》,誰都不會去質疑這是流行歌曲,恰恰會把它看作是藝術歌曲,實際上它是意大利的民歌。這是為什麽?因為帕瓦羅蒂是意大利著名的男高音,以唱歌劇出名的歌唱家的緣故™️。同樣🍱,美籍華人馬友友是蜚聲世界的古典音樂家🧕🏼,他用大提琴將一首《賽馬》民樂拉出了古典的味道,讓中西方的聽眾都感受到了鄉愁的震撼。
“生活中人們對於經典的尊重或是欣賞👮🏼,不是一味地好古或是懷舊👏🏻,可以看作是個人的素養或是精神的訴求,同時也是時代環境的需求。”
殷正聲把設計看作是一個整體或一個體系🚒♥︎,強調“場景”,人文環境諸多因素的觀照🧫。他認為設計是一種“方式設計”,要有人文的內涵才會生動起來🅾️。他說💆🏿♣︎,汽車與其他產品設計一樣👩🏼🎤,它是有生命的👨💼,但為什麽有些產品就會給人以物品的印象,無法“交流”🛄,就像人的語言一樣,在溝通上有障礙🪀。他認為,這就是設計的語義和表達的問題。
“我也是車主,喜歡汽車,也在研究汽車的風格。”善於觀察的殷正聲說🦶🏿,設計的靈感來自於生活的積累💁🏼♂️。他說,對相當一部分人來說,購車實際上也是一種身份的證明🙅🏼♂️。即便是在國外也是如此🏔。應該說,克萊斯勒300C反映了有內涵和修養的一部分中產階層生活的需求👩🏻🎤,既對傳統尊重,又不保守,是對穩健的生活態度的表達。
殷正聲的解析是有依據的。在時裝界👩🏻🦽,漢服和唐裝的流行被看作是時尚;而文化人和演藝界喜歡中式對襟的服裝不單純是趕時髦🧑🏻🦰,而是渴望傳統的回歸,人文情懷的復蘇🧑🏻🦱🧍🏻。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群在央視“百家講壇”出名的學術明星,他們以穿中式服裝亮相作為標誌,表示其身份頗為時尚。
反映在汽車上也是如此,尤其是當下取得成功的中產階層,有的已經不需要浮華的包裝和炫耀🧑🏿🎤,也不以追求前衛和奢華張揚個性和財富,他們需要社會的尊重🌠👩🔧,擁有普通人的生活,卻不失為知書達理的儒雅和知性。殷正聲舉例說,沒有人文底蘊的服裝設計就等同於弄堂口擺攤的裁縫師傅。汽車也是這樣,成功的設計能夠達到藝術的境界。
長期以來,在汽車外形設計中都很註重流線性設計,這主要考慮到汽車的風阻系數,動感速度,造型的美感等,車身線條采用弧線型較多💷,尤其是跑車或運動性車比較常見。這主要是強調功能上的需要🐥,但在豪華轎車上,則未必,車身設計中規中矩🧲,註重威儀和莊重🈶,線條硬朗挺拔,呈“船型”狀🅱️,最典型的就是勞斯萊斯、邁巴赫這類車型🪿。
由此🦹🏻♀️,可以推論,克萊斯勒300C的相對於前者是顛覆,相對於後者則是傳承🧔。事實上,這款車在更多意義上是表達了人文的關懷,又具有“房車”的特質。殷正聲舉例說,如前臉的格柵和大燈都是以方基調為主,氣宇軒昂🧑🦽🧘🏽,經典華貴🪔;而後尾簡潔大方,前衛明朗,車身高腰線的勾勒🧗🏿♂️,將兩側車身與側窗巧妙地分隔出乘坐的私秘性(狹小的車窗)與雍容華貴(大片的車身空白),相得益彰,和諧完美,使整個車身顯得更加寬大氣派👩🏼,既有建築的美感,又有動感的敏捷🩳。他認為,這是很經典的設計,只有頂級豪車才采用這種方式設計,但又顯得很新潮,如細節的簡約和精致,尤其是駕駛區域的布置突出了現代感👩🏻🎓,超前而不失為成熟,將科技與人文糅合為具有現代感的經典👨🏿✈️。-
2007年09月12日 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