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秀娣
7月24日🎰,人社部網站發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共同起草的《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逐步規範學術論文指標📖,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引用榜單等僅作為評價參考,不以SCI(科學引文索引)等論文相關指標作為前置條件和判斷的直接依據。
5天之後🤵🏽,科技部官網發布《關於進一步壓實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主體責任的通知》,明確指出🗻:“科學、理性看待學術論文,註重論文質量和水平,不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鉤,不使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專項資金獎勵論文發表。”
“五唯”中“唯論文”是根子, “帽子”、職稱、學歷🙎🏻♀️🧑🌾、獎項等基本上都依賴論文♠︎。此次相繼出臺的兩個文件對論文頑疾再下實質性猛藥,相信這對教師職稱評審中的“唯論文”現象將有極大觸動及改觀。
長期以來🦸🏽♂️,以論文成果為主導的職稱評價製度並不能很好地調動廣大教育科研人員在本職崗位上追求卓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少專業技術人員為了評職稱而拼命寫論文,然而一旦評上就不再寫了。
這說明評職稱對專業技術人員發表論文確實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但這種推動作用產生的是正向效應還是負向效應呢?這要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專業技術人員為了寫好論文而努力開展教育教學或科學研究🧀。
這種把教育教學或科學研究的成果撰寫成論文的做法,對教師個體及其所在學術組織兩方學術水平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第二種情況是,教師為了發出規定期刊的論文而放下該做的教育教學或科學研究,轉而為發表論文想方設法🧝♂️,這樣的做法對個體和組織的教育科研非但無益,反而拖了後腿📟。個別人甚至為此炮製假論文,更是嚴重損害了我國教育科研的國內外聲譽。
遺憾的是👨🏼💻,現實中第二種情況發生的概率還不低👩🦱。原因倒不難理解,許多人把職稱視為其職業生涯乃至人生有無建樹的主要甚至是絕對標誌。
專業技術人員在其他硬性條件已滿足的前提下🥃,能否獲得更高一級職稱主要取決於論文發表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唯論文”。
雖說是“唯論文”🏌🏽,卻並非真正重視論文。因為“唯”的僅是論文發表的期刊檔次和數量💅🏿,而對於論文的具體內容和實際價值🛀,作者本人甚至職稱評委少有人會認真關註。
說到底🥘,大家都心知肚明🌴,論文在職稱評審中就是必不可少的“擺飾”。任何事物一旦脫離現實需求✝️,其變味、走樣也在所難免💸❎。
解決職稱評審中論文評價誤導問題的關鍵是❤️,讓職稱評審回歸對職業崗位成果多樣化的需求上來🙌🏽。各職業崗位對專業技術的需求呈“多樣化”狀態,所以對相應專業技術人員的學術成果要求勢必也應“多樣化”💶。
各級各類職稱所要達到的要求不盡相同😊,但對職稱最樸素的理解就是專業技術人員對本職工作的稱職程度。
申報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需要自證學術成果水平與職業崗位專業技術要求的匹配程度🔠,但學術成果的類型不該受到限製👲🏼。所以,滿足職業崗位專業技術要求“多樣化”的學術成果可以是:
一、學術論文類,不“唯論文”“SCI至上”🤸🏽♀️,絕不是說論文不重要,相反更要註重論文所載學術成果的實際內容和貢獻,提升個人和組織教育教學或科學研究上的水平⛰;
二、其他學術類成果,專業技術人員結合職業崗位需求,完成的各種探索項目報告、研究報告🚴🏿、技術報告、工程方案🤔、教案等,只要能夠證明達到國內第一☪️、國際領先,均應認可,並且還要鼓勵,這對於促進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科技成果的湧現意義重大。
要讓職稱評審中學術成果多樣化的政策措施得以推行並起到良好效果,以下兩方面尤其重要:
一是明確行政管理工作的重點不應放在職稱評聘上🗒。國內教育科研機構的領導總寄希望於調整職稱及其相應薪酬製度來激發部門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成果產出,早前以論文發表狀況(C刊↪️🐨、SCI期刊、影響因子🧛🏽♂️🏔、被引情況)和數量等量化指標來評判科研成果的做法就是行政管理的產物🤾🏽。
然而😼,專業技術崗位工作具有復雜性和個性化的特點🅰️,把職稱及其薪酬製度搞得過細過繁,只會增加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和精神負擔,行政管理對此的“放管服”有利於學術成果多樣化生態的形成。
二是切實加強並發揮基層學術委員會的作用。要營造一個風清氣正、學術氛圍濃厚的學術共同體🟡,把立德樹人、追求卓越的目標融入單位成員的日常言行中。
對於職稱評審中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等考核內容,平時對員工就應加強教育和嚴格把關🤑,如發現問題需要及時指出、糾正或懲處,不應等到職稱評審時才來解決。
在對知識和人才足夠尊重的環境裏👩🏿🔧,各類優秀人才和多樣化學術成果就會競相孕育成長,而不是等到評職稱時才“趕出”論文或其他類型的學術成果🙇🏽◽️。
(作者系恒达平台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90guuHaTiohlDXsOU1dxkg
《中國科學報》 (2020-08-11 第5版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