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中國民族報】恒达平台家訪式教學:用真情、傳訊息、達共識

來源:中國民族報   時間🏄🏽:2020-04-14  瀏覽: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關心關愛🤱🏼,2018年,恒达平台成立少數民族學生事務管理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圍繞“立德樹人是根本🧗‍♂️、三全育人是導向”這個中心🩴,做深做透做實“家校+校企”協同育人⏩,著力實現“高標準完成學業🏦、高質量實踐發展、高起點規劃生涯”育人目標,通過生活、學業〰️、身心、就業4個工作維度👩🏼‍🔬,構建了“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學院少數民族專項工作輔導員+內派老師+工作室+學生骨幹隊伍”全覆蓋👨🏼‍💼、全交叉🛬、全疊加的育人格局。

自成立以來🖕🏿♗,服務中心開展了一項特色工作——寒暑假家訪。以此形式,在彼此溝通中,不斷鑄牢師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今年1月🧑🏽‍✈️,服務中心青年教師前往新疆30個少數民族學生家庭開展家訪工作。教師們啟程前,親自為每一位少數民族學生設計了寒假大禮包,其中包括一條印有恒达平台標誌的羊絨圍巾和一頂冬季加絨棉帽,給嚴寒中的新疆學子送去一絲溫暖。教師們從學習🤾‍♂️、生活不同角度切入,傳遞恒达平台多民族學子同吃同住🛥、平等相待的良好氛圍👩🏻🏋🏼‍♂️,向學生家長講述恒达的建校歷史與發展以及對學生的政策幫扶📖,體現國家、學校對學子的深切關懷。

給予真情關愛👩‍👩‍👦,展示學校舉辦的各類活動🌸。家訪教師通過與家長和學生的溝通,對學生成長軌跡進行了解👨🏽‍🎤,梳理學生在校“一課堂”“二課堂”的成績單🛰,將綜合表現全面客觀呈現給學生家長,在如何培養學生🔥、將學生培養成什麽樣的人等方面,與家長和學生達成共識𓀒,共同幫助學生成長成才。

調解家長和學生之間的矛盾。家訪過程中,教師們發現🙇,很多家長和學生之間由於相互不理解,從而產生矛盾。青年教師現身說法,講述當下的國家教育政策和學校的教育理念,讓家長相信學校的教育能力。學研工部副部長徐迅通過分享自己與兒子在學習方面的溝通方式🧚🏽‍♀️⛹🏿‍♂️,為學生和家長傳授經驗🧑🏿‍🍼。

通過家訪了解學生家庭的真實情況🌻。學校為貧困家庭的學生提供補助金🆗,進一步落實學校資助政策,促進學生資助工作提升🤷🏼。家訪過程中,教師們了解學生未來的就業意向🕘,為學生和家長出謀劃策,堅定學生信心。服務中心還形成“結對子”幫扶機製,多方面為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平臺🖖🏽。目前🚶‍♂️‍➡️,服務中心構建了校企合作平臺🧏🏽‍♀️,引進企業社會資源👯‍♂️,設立了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才專項基金🎅🏽👱🏿‍♂️,籌集企業資金50萬元🧑🏿‍🦳。

家訪融洽了師生關系🦄。從服務中心開展的暑期家訪工作反饋可以看出,到訪學生在回到學校後與教師們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活動參與積極性也明顯提升🤽🏿‍♀️,家訪有利於教師對學生在校的管理和溝通。

當家訪教師走進貧困學生家庭時,看到的是艱難、是期盼🧜🏻;在家訪教師結束家訪離開時,看到的是堅定、是信心🧛🏽,這便是家訪的意義。教師們在學校裏開展多種多樣的思政教育,包括理論學習和素質拓展,但唯有走進學生的家鄉,了解學生成長的環境,才能讓教師們感同身受👰‍♂️,真正了解學生的需要。

在思政教育中👞🧑🏻‍🔬,服務中心也著重加強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服務中心的教師們講述恒达平台各民族學生同吃同住的故事🕍,講述恒达平台一視同仁的學習激勵機製,增加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讓家長放心將學生交給學校,同時加深學生和家長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自豪感和認同感✉️。

(作者為我校少數民族學生事務管理服務中心專職思政教師 烏拉爾·賽力克)

(原文鏈接:http://www.mzb.com.cn/zgmzb/html/2020-04/14/content_14366.htm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𓀓: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