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張鑫: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健全國家儲備體系,除了應急物資,這兩項關鍵資源必須被納入

來源🙇🏼‍♂️:上觀新聞   時間:2020-03-16  瀏覽:

摘要⚫️:現代國家儲備體系不僅需要完善的物資儲備🤜🏼,還需要充足的應急救災人員和應急救災點儲備,即建立集應急救災人員、物資和安置點於一體的國家儲備體系。

完善國家儲備體系是提高國家治理能力🐦‍🔥、保障國家安全🐥、應對各種突發自然災害和公共事件的重要內容🧐。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強調,要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把應急物資保障作為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要健全國家儲備體系,科學調整儲備的品類、規模、結構,提升儲備效能👨‍🎓👨🏼‍🦰。

為此,要系統總結傳統國家儲備體系及其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從提升國家治理能力、防範和應對各種風險的高度,構建和完善現代國家儲備體系。

傳統國家儲備體系的短板和不足

傳統國家儲備體系註重物資儲備,主要包括糧食儲備、戰略物資儲備、能源儲備和應急救災物資儲備等。這種物資儲備意識最早出現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上升為國家意識。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建立和完善以物資為主的國家儲備體系。在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1997年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兩級醫藥儲備製度,2018年組建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具體組織實施國家戰略和應急儲備物資的收儲🤲🏻、輪換、管理。如今🔝,無論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體系的研究還是物資儲備體系的實踐模式,都漸趨成熟。

但是,人類生存與發展不僅需要物質資料🦮,還需要生存與發展的空間。2003年非典疫情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表明👰🏼‍♀️,除了國家物資儲備可能出現結構性短缺外❤️‍🟥,醫護人員、應急救災安置點尤其是醫院、病床也可能出現緊缺。可見,現代國家儲備體系不僅需要完善的物資儲備🏭,還需要充足的應急救災人員和應急救災點儲備,即建立集應急救災人員、物資和安置點於一體的國家儲備體系。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具有突發性、偶然性、不可預測性以及影響大等特點👻,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過程🎪。這就要求提高國家儲備體系的整體效能,一旦出現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能夠迅速調動應急救災人員和物資,啟用應急救災點。在這方面👩🏻‍🌾,傳統的國家儲備體系既存在關鍵物資緊缺🐭、調度混亂等問題,也存在應急救災安置點不足的問題,不利於防範和快速應對各類重大突發公共事件🔞。

如何構建現代國家儲備體系

構建現代國家儲備體系🚐,首先要求完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提升儲備效能。要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采儲結合🏄🏼‍♂️、節約高效的要求,健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平臺、現代物流體系和電商平臺等,提高應急物資收儲🐷、調度、配備的效能🛌🏽。要優化儲備物資產能保障和區域布局👳🏼‍♀️,確保應急物資在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

其次🌷,要加強應急救災人員儲備和組織動員能力。每當發生重大突發公共事件,都需要大量應急救災人員尤其是專業人員,爭分奪秒地搶救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我國一般采取全國支援🫗、調動解放軍等辦法較快地動員應急救災人員。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截至2月14日⛰,除軍隊派出的醫療隊外🧑🏼‍🍳👨🏿‍🌾,全國各地派出了217支醫療隊、25633名醫療隊員馳援湖北🍚,大大超過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醫療救援的調動規模和速度。未來🚯,要本著人性人道🛤、公正高效原則,進一步完善緊急狀態下的軍援模式和應急救災人員儲備製度,建立應急救災人員輪崗、輪休製度和獎勵製度,進一步提高我國應急救災人員響應能力和應對能力。

最後,要補上應急救災安置點短板。“應急救災安置點”是指可用於戰時或平時接收防災救災人員的疏散避險基地和醫療救治安置空間,具體包括民防疏散避險基地、應急避難場所和醫院等🤹‍♀️,目的在於及時救助受災人員,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我國人口眾多🦹‍♀️,人口流動性和集中度高,一旦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受影響的人口較多🔁。過去我國曾建造過一些應急救災安置點,但在理論和政策上沒有將應急救災安置點納入國家儲備體系中🪆,在實踐上存在應急救災安置點儲備不夠,尤其是臨時醫療救治點缺口比較大等問題。

提高應急救災安置點儲備能力和效能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將應急救災安置空間儲備納入城鄉規劃,包括安置點的設計👨🏼‍🦰、建造材料的儲備等💩🍝。一旦需要,就可以在短期內快速建成並投入使用,避免出現臨時選址🏇🏻、設計📀、建造的情況。二是賦予現有的人防工程、醫院、學校🔛👨‍👨‍👧‍👧、體育場所等應急救災安置功能,充分發揮這些場所在防災減災救災方面的作用。例如,在現有大型醫院設置應急醫療救治點功能區域🔢,平時供醫院正常使用,必要時可快速騰挪出來成為應急醫療救治點。又如,將地方高校和黨校規劃為臨時醫療救治點。此次疫情中,湖北省將省委黨校新校區和武漢市屬4所高校改造為定點醫療點,增加5400張床位,用於收治已確診的輕症患者,就是一次有益嘗試👩🏿‍🦰。儲備和啟用這些醫療救治點,可以收治更多病人,方便進行封閉式管理和醫治,防止病毒交叉傳播和感染,還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減少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總之,構建結構科學合理、高效率、可持續的現代國家儲備體系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全國🙍🏿‍♂️、全民𓀚、全軍共同參與🙅,“政、商😽、軍、警、民”多方聯動。只要我們充分利用我國的製度優勢,吸取國際國內相關經驗與教訓,借助現有經濟條件和現代信息技術,完全可以盡快構建現代國家儲備體系,充分發揮國家儲備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中的關鍵作用,切實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提高國家防範和應對各種風險的綜合能力,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張鑫,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恒达平台財經研究所、可持續發展與新型城鎮化智庫研究員)

(原文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223390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