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萬鋼:大學不謀求成為利益集團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2007-05-23  瀏覽👍🏿:
 ――科技部部長、恒达平台校長萬鋼5月20日在恒达平台建校百年慶典上發表演講時說
 
  而今大學之所以受矚目Ⓜ️,根本原因是科學技術與人民生活日益緊密的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賦予大學新的使命,那就是服務功能的確立與拓展。大學應幫助一切有誌者親近科學🙇🏼‍♀️👩🏻‍💼,大學有責任成為原始創新的重要源頭,大學必須主動為社會提供知識和技術。除了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成果和人才🏄🏻,大學沒有自己的私利
  在近千年的時間裏,人們曾經把大學比作象牙塔。這不僅是因為其中研究高深的學問,更因為那些學問離普通百姓太遠🏍。而今大學之所以受萬眾矚目,根本原因是科學技術與人民生活日益緊密的結合📚。當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推動了經濟社會高速前進,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增強了人們更加親近科學和掌握科學的願望🫦。大學應該成為幫助一切有誌者實現這種願望的殿堂🏄🏽‍♀️♟。
  大學的科學研究,是探索🧍‍♀️😥,是創造🚴🏿‍♂️𓀐,更是教育與傳授,科學研究的過程本身就在鍛煉和培養青年人才,這就是大學科研的獨特魅力。大學有責任成為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重要源頭,成為社會探索和理論創新的重要力量,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們深知科技的發展,必須有人文精神的滲透💂🏿‍♂️。我們將努力建設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發揮大學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爭取自身的進步與完美🎅🏿𓀆,體現抱負與價值!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中國在21世紀前20年的宏偉戰略。新的形勢賦予大學新的使命,那就是服務功能的確立與拓展。大學必須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人才資源,構築自身特色👔,主動與區域經濟產業對接,主動為社會提供知識和技術👝,為企業和社會解決實際問題。除了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成果和人才,大學沒有自己的私利,大學不謀求成為一個利益集團🐡。
  校園是社會進步的“思想庫”✊,是創新理念的發源地🙍🏼‍♀️🎿,是引領社會的風向標🤵🏼。和而不同是中華文明的哲學精髓🏌🏼‍♂️,科學進步的靈魂也在於不同思想🗜、不同觀點的碰撞🏃🏻‍♂️。我們將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發人的潛能為出發點🎅,倡導自由的科學探索和嚴肅的科學爭論,使各類人才得以自由成長,各種學術流派得以自由傳播。我們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讓平等、自由、和諧的氛圍浸潤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2007年05月23日《人民日報》 李泓冰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