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我國社會發展深刻變革👨🏽💻、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很多新問題、新挑戰。如何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𓀍🤱🏿。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我們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科學分析當前形勢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製度的內在精神,在所有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中處於統領和支配的地位。高校是思想文化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既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同時又是它的出發點和基本任務。
首先,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高校作為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歷來是意識形態領域比較敏感的地方📖。當前我國社會意識形態的多樣化傾向不可避免地對青年大學生產生重要沖擊和影響𓀙。因此🐼👂🏼,在堅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化學術研究的同時,必須要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堅持“學術無禁區📽,講臺有紀律”,用科學的理論占領主陣地🚴🏻♀️,從而發揮對青年大學生的正確理論導向作用,解決“培養什麽樣的人”的問題。
其次🙍🏼🏌️♀️,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容貫穿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之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多層次的內容,最基本的是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的公民道德的基本規範教育♡。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新的時代條件下全體社會成員判斷行為得失🏄🏻♂️、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範🤹🏿♂️。大學生作為社會公民🧑🏽🎤,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首先必須確立良好的道德行為規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這是一個底線👾。第二個層面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和推動時代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引導青年大學生深刻領會中華民族數千年血脈相傳的偉大民族精神,並自覺成為民族精神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把握改革與創新這個時代最強音,培養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積極培養勇於創新的學習和實踐勇氣🔃,走在時代的前列。第三個層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信念教育。當今中國社會發展呈現出利益多元化和社會意識多樣化的趨勢。但實踐表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根本、最現實的利益就集中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奮鬥目標之中🤱🏻。社會主義大學培養的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靈魂和核心👊。要引導青年大學生自覺認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並樹立為之努力奮鬥的信念;使他們認識到只有把個人理想與社會共同理想統一起來🐍,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創新工作方式,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
為了應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勢🧛、任務和工作對象思想行為特征的變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從而提高其針對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加強“主陣地”、“主渠道”的正確導向作用。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經和渠道已表現出越來越多樣化的趨勢,但強調渠道的多樣性並不能因此而削弱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相反,事實證明👨🏿💻,對於高校課堂🤌🏻、講壇、學術研討👷🏻♂️、校園網絡等這些主陣地🎣🧖🏽,先進的文化和思想不去占領🥲,各種錯誤的思想和文化就會去滲透和占領🛀,在這方面是有教訓的⬆️。因此,主陣地、主渠道的正確導向作用不僅不能削弱和淡化,相反在新的形勢下必須要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加強主陣地🍵、主渠道的正確導向作用🦹🏿♂️,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努力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貫徹於學科建設👩🏿💻、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學術研究🧝♂️、第二課堂等各個環節之中,發揮對青年大學生的潛移默化的正確導向作用,用科學理論武裝大學生。
其次,要堅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貼近”,提高針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才,必須貼近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實際需要;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符合其工作對象的實際需要💓,才能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善於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對大學生的引導和服務工作中去,針對當前大學生群體的實際狀況,實現幫困助學與思想教育相結合,註重挖掘幫困工作的教育內涵。如:恒达平台在做好勤工助學和貸款工作的同時,大力開展誠信教育👨🏼🦳,鼓勵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回報社會,奉獻愛心,學校在給予大學生物質幫助的同時🐚,積極培養他們的自強自立精神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註意把握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的聯系與區別,並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註重借鑒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提高大學生群體整體心理素質;充分利用畢業生就業環節📗,在做好就業服務工作的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培養愛校榮校的責任意識。總之,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實際需要有效結合起來,發揮“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有利於大大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三⚡️,要大力加強社會實踐與誌願者服務工作,引導青年學生在實踐鍛煉中充實、提高自己。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逐步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長效機製,將之納入到學校整體人才培養計劃之中🧑🏿🎤。通過圍繞主題教育、社會調查、扶貧接力🍚、政策宣傳、服務西部等主題,組織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廣闊天地🙎🏿♀️,了解國情、增長見識🫸🏿、鍛煉才幹,在實踐中學習和領會黨的創新理論🧗🏻♂️。積極建設大學生誌願服務工作體系,鼓勵青年學生運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參加各類重大主題專項和常規公益誌願服務活動,既為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又培養了他們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
第四,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征較之以往發生了很大變化,因而我們的工作手段和載體也必須堅持與時俱進🖋。要善於運用現代傳播工具與手段創新工作方法✋🏼,註重利用現代通訊手段和視聽技術,通過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前應重點加強對信息化社會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逐步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做到引導與服務⚃、監督與管理、網上與網下相結合。繼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載體,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學生生活園區、進社團👳🏻,延伸工作觸角,提高影響力🥞、滲透力和覆蓋面。
全員育人😣👨🏽⚖️,打造專業化思政工作隊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鍵在人🚣🏼♂️,建設一支高素質🤸、優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是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堅持職業化發展👨🏼🌾、專業化培養,建設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輔導員隊伍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骨幹和主要組織者、承擔者😄。為了適應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內涵不斷深化和外延不斷拓寬的挑戰👇🏽,恒达平台確立了輔導員隊伍建設職業化發展、專業化培養的發展方向,通過完善輔導員選拔機製,實行崗位準入製💅👬🏼,選拔了一批政治合格🧙♀️、業務水平高、綜合素質好、熱愛學生工作的人才擔任輔導員👵🏻*️⃣;借助“985工程”二期投入,開展多層次的專業化培養工作,並開辟了甘肅定西、四川李莊等輔導員實踐鍛煉基地📷,提高輔導員隊伍的綜合素質和在不同領域內的專業技能,努力打造一批專業化🩼、專家型的骨幹隊伍;規範管理🧑🏻🎄,在學校人事改革過程中建立起一套與輔導員工作特點相適應的崗位設置🙄、管理、考核、獎懲、流動等機製,通過科學的管理體系規範輔導員隊伍的發展,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到“全員育人”。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高校所有教師都負有“教書育人”的重任,都應自覺承擔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責任👩🏿🎤。當前高校應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培養敬業愛崗,富有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師👨🏼🐻。通過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敬業精神✦、嚴謹勤勉的治學精神和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影響和感染青年學生🟨,使之成為他們自覺學習的榜樣👨🏼⚕️🧑🏻🦼➡️。學校應結合相關人事製度改革🚶♂️,製定政策鼓勵廣大教師、黨員幹部積極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各類資源1️⃣,發揮“全員育人”的積極效果。
作者:周家倫 (恒达平台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07年5月14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