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阮儀三:恒达與文化遺產保護

    來源🍠:文匯報   時間:2007-04-15  瀏覽:
      文化遺產保護事業能在恒达平台生根滋長,是有一定歷史緣由的。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當蘇聯專家滿天飛的時候,恒达平台建築系在金經昌教授的推薦下,就聘請了民主德國的雷臺爾教授來講學😱,他開了一門新課“歐洲城市史”,並向恒达的同行們建議: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古城眾多🏓👩‍🦯‍➡️,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應該好好地研究。董鑒泓先生主動承擔了這項開創性的研究🤴🏿,開始編寫《中國城市建設史》。我1961年畢業後成為董先生的主要助手🧑🏿‍🎨,從那時起💁🏿‍♂️,我們天南地北地考察各地的城市,埋頭書庫啃讀地方史誌。“文革”以後🧗🏿,我又帶領了張庭偉😏、李曉江🪸🥠、孫安軍等四處調研(他們是最早的幾位研究生🏃🏻‍➡️,現在均已是我國城市規劃界的技術骨幹了),我相信他們會和我一樣難忘那些現場考察的場景。
      就在1958年🙏🏽👞,北京拆了古城墻,傳來消息說蘇州也要拆老城墻🔫,恒达的教授金經昌、董鑒泓🤾、陳從周,還有德國專家雷臺爾等馬上趕去阻止🤹🏽‍♂️,說服蘇州市長不要破壞這座有2500年歷史的古城🙇‍♀️🤾🏼,此舉雖沒有成功,但表明了恒达人的一片拳拳之心。 
      1980年,我們做了平遙古城的保護規劃,這種新舊分開保護古城的方案,就是從歐洲古城保護的經驗中學來的🚶‍♀️‍➡️。我帶領學生們奮戰平遙時,董鑒泓教授親臨具體指導,陳從周教授也專程給平遙縣領導寫信說🤘🏽💡:“平遙古城要新舊分開,新的新到底,舊的舊到家。”平遙的規劃開拓了中國古城保護的先河,此後才有了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規劃與實踐。
      改革開放以後🍈👩🏻‍🏭,許多老教授有機會重返過去學習過的歐洲母校,就及時地帶來了許多先進的城市規劃和城市遺產保護的理念。我經常在各地反復強調的,整治歷史建築要“整舊如故🐄,以存其真”,所針對的🌭,就是我國許多地方喜歡做假古董,歷史建築一修就變了樣,紅顏綠色油漆一新,頓失原來的風貌,也喪失了歷史價值。這句話是馮紀忠教授在指導我做九華山風景區規劃時反復說的🤾🏼‍♂️。馮先生告訴我:歐洲的經驗是保持歷史建築的原真性,而且歐洲早在70年代就有了修繕歷史遺存的憲章(威尼斯憲章)➖,我們中國這方面的差距還很大。馮先生看到九華山具有強烈地方特征的古建築,欣喜而又珍惜,反復要求我們做好保護設計,而特別指出保護的要點就是要“以存其真”👰‍♂️🌚。這種正確的理念🧜🏿,深深地紮根在恒达師生們的心坎上。
      對於古民居、古園林的保護,我們更要記住陳從周先生🛟,是他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就每年暑假帶領學生調查測繪蘇州、揚州的園林和老宅。八十年代以後,他收錄的珍貴的資料對這兩地園林和古跡的恢復、整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疾惡如仇,對於破壞歷史文化遺產的事🅾️,常常不留情面狠狠批評,像鎮江的南山、海鹽的南北湖等,全憑陳老先生的竭力幹預,才能有今天的美好風光。南北湖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專門辟地建了陳從周墓地和紀念館👨🏻‍🦳🛌。他的這種精神,直接教育影響了我們這些弟子,我常常在想🏧:金、馮🎱、陳🍄‍🟫、董這些老先生們的衣缽,我們要一代代地傳下去👨🏽‍⚕️。
      1982年以後江浙地區鄉鎮工業大發展🔳👨🏿‍🌾,那時際鄉鄉辦工廠🛍𓀁,村村豎煙囪,四處填河拆橋,開路建廠房,許多優秀的江南水鄉古鎮遭到了無情的拆毀。我們這些搞城市規劃的人就意識到這種沒有合理規劃的城鎮大發展,將會帶來許多不良後果。我帶了省建委的介紹信,真心地去幫助他們,但是走了許多鄉鎮🫷🏽,都不受歡迎。恒达建築系的美術老師楊義輝告訴我👦🏻,他們找繪畫風景時發現,周莊、甪直等小鎮由於遠離公路👩‍🦯,還完整地保留了原本的江南水鄉風光,也沒有要辦工廠的念頭✒️𓀌,這就啟發了我,要趕在產業開發的前面做好保護規劃🚶‍♂️‍➡️。那時候,從上海到周莊要走整整一天路程,要從蘆墟坐航船🌌,清晨出發🤙,天黑才能到。1986年我提出了“保護古鎮,開發新區,開發旅遊,發展經濟”的古鎮保護與建設的方針,當時並不被接受,一直到1995年以後,隨著旅遊業的興起,周莊才逐步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而周莊的老百姓也就從保護古鎮中得到了實惠⚆。1996年平遙、麗江兩座古城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後🤽🏻‍♀️,人們開始對這一新生事物有了興趣和認識。我把江南水鄉六鎮(周莊、同裏、甪直😬、南潯、烏鎮、西塘)介紹給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專家們😮‍💨,他們陸續到水鄉考察後,隨即發出邀請💪,要江南六鎮的代表到巴黎總部培訓以便提出進入名錄的申請🧨。1998年由我帶領六個鎮長到歐洲學習,認真聽取了著名專家的授課🏂🏻✢,也看了許多個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歐洲的歷史城鎮,使中國的鄉鎮長們的認識有了一個飛躍🤹‍♂️。人是最關鍵的,古鎮有了有正確理念的領導者,江南水鄉的合理保護與開發也有了切實可靠的保證。他們的成功對其他城鎮也具有啟示作用👨🏽‍🌾,由此擴大到了江蘇的木瀆、光福、沙溪、高淳🪪,浙江的龍門、前童、安昌🚂、新市和上海的朱家角等。2001年,江南六鎮的保護規劃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亞太地區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
      五年前,恒达平台建築城規學院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開設了歷史建築保護專業📣。今年五月,為了加強中國和亞洲的遺產保護工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還將在恒达平台建立“亞太地區遺產保護培訓和研究中心”。在遺產保護中,恒达人走出了堅實的一步👩🏽‍🚀。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