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李占才🤜🏽:先富和後富會導致兩極分化嗎

來源:解放日報   時間:2007-04-02  瀏覽:
  問:日前,有知名學者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根本不存在兩極分化現象🚳,現實的情況是一些人在生活水平上提高得快些,一些人提高得慢些🤸🏻‍♂️。但也有人認為,先富起來的人越來越富了,卻並沒有明顯地帶動其他人,社會越來越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想請教的是,“先富”和“後富”會導致兩極分化嗎🚶🏻‍➡️?如何看待當前存在的收入差距拉大現象🚲?
  ———上海金橋路孫正強
  

  答:當前💲,我國國民之間在收入上存在差距🏊‍♀️,這是事實。根據現狀和趨勢判斷,有人認為中國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有人則提出中國尚不存在“兩極分化”。到底該怎樣認識和判斷這一現象呢?在我看來✍🏼,首先應該弄清楚什麽是兩極分化🦇。

  “兩極分化”這個詞🚲,看似簡單🧑🏽‍🚀,但要給它一個準確的、概括性的定義卻並不那麽容易。鄧小平同誌曾多次使用過“兩極分化”這一概念,卻沒有專門闡述過什麽叫“兩極分化”。但從鄧小平同誌的有關論述中可以發現,他對“兩極分化”還是有一個基本判斷的😐。其一、“兩極分化”是與“共同富裕”相悖的🤣。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屬性,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是社會主義的終極目標,其財富屬於人民💂🏼;兩極分化則是“資本主義邪路”🙆🏽‍♂️,其財富屬於少數“資產階級”。其二,“兩極分化”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是“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鄧小平同誌對兩極分化的理解👨‍👧‍👧、認識、判斷和描述,符合民眾的感知和社會認同🤲🏿。一般來說,窮的窮、富的富🥢,窮的越窮😑、富的越富,就是兩極分化。也就是說🙍🏽‍♂️🛁,存在貧富差別且這種差別較大甚至越來越大,就是兩極分化。共同貧窮🛟👩‍🍳、共同富裕和貧富有所差別但差別並不過分懸殊,都不能被視為“兩極分化”🈺。

  所謂的“貧”、“富”,除了“絕對”貧困、絕對富有,即用公認的貧困👨‍💼🙆🏽‍♀️、富裕的基準線判斷外🚴🏽‍♂️,還有一個“相對論”判斷🚦,即貧🧓🏻、富是“比較”而言的,人們對貧、富的判定🧚,總會有一個參照坐標。不論是個人還是群體🆘、階層😯🧎🏻‍➡️,判斷其貧富有三大參照坐標系。第一,縱向比較。即自己與自己比🚶‍♂️‍➡️🤾🏽,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較,是更富裕了😲🧑🏽‍🎨,還是更貧窮了。第二💏,橫向比較。即自己與他人比,自己是比他人貧困還是比他人富有☂️。第三🦪,自我主觀認定。即自我感覺或認為自己是貧困還是富有🤸‍♀️。

  具體來說,從縱向比較的視角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絕大多數人的收入都有所增加,生活水平和質量都有所提高🧑‍🦲,“差距”僅僅是增長和提高的幅度不同而已✳️。今天與昨天相比,絕大多數個人和群體確實是更富裕了而不是更貧窮了。富者愈富的現象是有的🌚🔴,但窮者愈窮極少👼🏿。所以由此判斷,“先富”和“後富”的實踐並沒有導致“兩極分化”的出現🤘🏽。

  從橫向比較和個體主觀認定的視角看,當前🦑,不同群體之間確實存在收入差距拉大的現象。在個體內心的主觀感受判斷下🧑🏻‍🦰,貧窮者與富有者相比,差距確有越來越大的發展趨勢。這種視角和觀點,在公共平臺上具有強烈的傳播效力和感染力,有一定的群眾代表性🧗🏼‍♂️。中國社會科學院去年在全國範圍內組織的“社會和諧穩定問題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在“經濟地位”(富裕或貧困度)方面🩸,認為自己屬於“上層”的只占0.5%,屬於“中上層”的占5.4%,屬於“中層”的占39.6%,屬於“中下層”的占29.1%,屬於“下層”的占24.5%。這表明👨🏽‍🦳,城鄉居民社會經濟地位自我認同普遍偏低💆🏻,這裏面不排除民眾習慣用自己對物質財富的渴望和高標準的滿足程度等情況來判斷現狀的貧與富👩🏽‍🏭。

  居民收入差距是否已經導致“兩極分化”,應當多視角觀察🤵🏽、多標準綜合分析。我們既要看到和正視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也要慎重對待民眾貧富感的自我認同,絕不能忽視發展的現狀、趨勢和民眾對此的認識和判斷。鄧小平同誌曾不厭其煩地強調要防止兩極分化。改革開放之初,他一直認為我們堅持公有製和按勞分配👨🏿‍💻,可以防止兩極分化。1993年則明確提出,“分配不公,會導致兩極分化”。並說:“我們講要防止兩極分化,實際上兩極分化自然出現。”他明確指出:“這個問題要解決⚱️。”事實上,人們“感覺上”判斷出現了“兩極分化”甚至確已出現兩極分化的端倪,這並不可怕𓀚。這令我們更加警醒,需要我們下決心來解決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這裏面,關鍵是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主動地采取綜合措施去正面解決這一問題,從影響收入差距擴大的最關鍵的分配不公入手🧑🏼‍🔬🧘🏼‍♀️,“平抑”過高收入(加大稅收🧍🏻‍♀️、鼓勵公益)、“擴大”中等收入、“托底”最低收入,使窮者不致愈窮🟧,窮者也能有生存、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當務之急是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這是體現社會公平的客觀要求,更是先富帶動後富、走向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貧富出現較大差距🕵🏼‍♂️,甚至說出現兩極分化的端倪,絕不是先富、後富政策的直接結果⟹。人類社會🍵,除了原始社會和極個別的時期外,人們之間的收入差距、貧富差距都是存在的。為了實現社會收入結構的合理平衡,乃至最終的共同富裕👨🏿‍🎨,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構建充實的物質基礎。發展生產力,就必須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而要“鼓勵大家上進”,僅靠說教是不夠的🤴🏻🆗,必須要有物質鼓勵。因此🏋🏻‍♂️,“為國家創造財富多,個人的收入就應該多一些”。

  我國仍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多種所有製經濟和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且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條件與水平不同🥲,人們在勞動技能、素質稟賦等方面也存在差別,因此,社會成員之間很自然會出現收入上的差別。承認富裕程度的差別,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能夠調動人們生產、勞動🏔、創業、經營的積極性,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為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同時,通過先富的示範👩🏼‍🍳、帶動作用🚵🏿,加入富裕行列者會越來越多。當然🧑🏻‍🦯‍➡️,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階段👆🏽💂🏿,先富者更應該幫助🏄🏼‍♀️🤠、資助、扶助後富者發展進步,政府也必須切實履行維護社會公正、調節收入差距以及合理分配使用財政稅收、積極引導社會資本的投資流向等重要職責🍃。(作者為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理論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