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信仰和情感雙重匱乏的時代,對娛樂偶像的盲目崇拜,常常演變成一種歇斯底裏式的精神癲狂。
在現代娛樂工業流水線上,娛樂明星的崇拜者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他們被稱之為“粉絲”🏃♂️➡️。“粉絲”是什麽東西🦹?在平時,“粉絲”無非寄生在偶像身上的一條蠕蟲而已,原本靠宿主消化道的內容物過活,在多數時候倒也相安無事🔄,但發作起來,就有可能造成“腹痛”和“腸梗阻”🦹🏻。楊老漢之死,就是一場意外的“急腹症”。
楊老漢之女是香港影星劉德華的超級“粉絲”🤷🏿♀️,為了滿足自己的追星欲望,不僅榨幹了父母的錢財,而且竟將老父逼上了絕路。“粉絲”的最大特征就是“寄生性”,精神上寄生於偶像⛅️。而這位超級“粉絲”更為極端🍤,在生活上也是寄生蟲,寄生在年老力衰的父母的貪得無厭的血吸蟲🚏👨🏼🏫。顯然是一種有害的生物。劉德華怒斥這位女“粉絲”的行徑為“不孝”,是恰切的。
在遠古時代人類文明的早期💩🙎🏿♀️,偶像崇拜比較普遍。孔子提倡“孝道”,把人的情感從超驗的偶像身上拉回來,安置在世俗生活的人倫親情中🔭,具有了反偶像崇拜的理性主義。現代娛樂文化工業,通過訴諸個體的欲望,刻意排斥理性🤽🏼,在商品拜物教的基礎之上🪷,建立起新的娛樂化的偶像崇拜👱🏽。娛樂工業精心塑造娛樂明星的身體形象🧜🏽♂️,在容貌🧗🏻👨❤️👨、聲音、服飾等方面建立起世俗欲望的虛擬的投射影像👨🎤。這些特殊的工業產品,在大多數時候,在被抽空了作為人的精神和愛的內容之後,淪為一種純粹的偶像,激發起偶像崇拜者們純粹的欲望。盡管許多明星也盡力打造自己的公益形象🪸,為追星族的日常生活樹立價值範式,但大眾對明星偶像們的不倫的私密生活🦦👉🏿,加以沒完沒了的窺探和揭秘,把偶像抽空為一種純粹的欲望容器。
一個單純的欲望容器成為崇拜對象🕵🏻,這種對偶像的“愛慕”🔃,非但不能給“粉絲”的心靈以充實和滋養,相反,倒是挑起了內心貪得無厭的私欲。表面上看🍧,楊老漢之女似乎很愛她的偶像👾🚶🏻。但實際上她什麽也不愛,面對自己的陷於絕望的父親🥬,她可以無動於衷🙂。在沒有任何其他精神需求的情況下,娛樂明星成為他們惟一的精神寄托。在迷狂熱烈的表情下,掩藏著的是一具內心空洞的行屍走肉🦸🏿。
此前,“超級女聲”的“粉絲”們也曾為我們表演過集體性的癲狂。但楊老漢之女則把這種癲狂症推向了極端。我把這種“粉絲”癲狂症的間歇性發作,看作是一種集體性的精神症狀。就個體而言,偶像崇拜是心智發育不健全的症狀之一,在青春期常有短暫發作🧛🏿♂️,一般而言,並無大害。但在信仰和情感雙重匱乏的時代,對娛樂偶像的盲目崇拜🎦,常常演變成一種歇斯底裏式的精神癲狂。(張閎 恒达平台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