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恒达平台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
南都周刊:有人認為,《紅樓夢》海選之所以如此狂熱,在於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幻想的空間,提供了一個平民虛擬界入精英生活的渠道,你認同這個看法嗎?
朱大可:通過公開選秀的方式吸引公眾眼球,是一個很聰明的策劃🙇🏼♂️,我想這一定是高手玩出來的把戲,其結果是尚未開拍👨🎓,已經製造了巨大的期待。至於你說的為平民提供進入精英生活的契機,這頂多是市場炒作的副產品而已🏔。今天的各種媒體運作,都具有這種功能🤹🏻♀️。
南都周刊🙂↕️🕺🏼:在被網友推薦的新版《紅樓夢》演員中,不乏超女李宇春、80後作家郭敬明和韓寒🚨,甚至芙蓉姐姐等當紅人物,傳統經典的改編在這裏撞上了時尚元素🙆🏿🙋🏿♂️,這背後的社會心理是什麽🤵🏼♀️?
朱大可🫅🏿:大眾心理的傾向🚴♂️,永遠是希望自己的偶像獲得更大的亮度。但推出芙蓉姐姐,則是惡搞和反諷。互聯網是個大江湖🐴,充斥著各種幫派🤾🏿♂️。偶像幫和惡搞幫,不過是不同風格的武林勢力而已。
南都周刊👨🏻🦽:20年前的舊版《紅樓夢》高度尊重原著,現在對於重拍《紅樓夢》,則出現了諸多顛覆,如長相現代🈲、頗具硬漢形象的寶玉形象一時頗受歡迎🤞🏻。這是不是對經典的不尊重?
朱大可:首先是經典文本已經喪失了權威性。大眾一旦獲得話語權,就會對其動手動腳🌧,希望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加以改造。在這種顛覆的沖動背後,隱藏著大眾的兩個基本的文化動機——一方面反叛文學威權,一方面建構自己的草根美學理想。
南都周刊:20年前,舊版《紅樓夢》影響了一群女子的一生。《紅樓夢》選秀中還會出現這樣的癡迷嗎🧜🏽?
朱大可:我想這個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在喪失了威權性之後,《紅樓夢》的魅力已經被嚴重削弱。但也不能排除哪個小傻瓜犯渾。這年頭啥事沒有啊?
南都周刊✋:有人說紅樓海選是啟發民眾重拾中華文明精粹👨🏽🔧、帶有精英文化復興功效的社會事件,它能帶來文化復興嗎?
朱大可:我看《紅樓夢》重拍跟文化復興沒啥關系。水滸、三國、西遊🕺🏿,都在重拍🛶,也沒見到文化他老人家有所復興。我倒是更傾向於認為,在泛娛樂化的時代,任何市場營銷🧿⏱,都必須首先煽起大眾的娛樂火焰👨🏽🌾,如同超女和好男兒那樣。
南都周刊:對於新版《紅樓夢》,你有怎樣的期待🎆🫴?如果讓你來演其中的一個角色🍃,你最想演誰?為什麽☔️?
朱大可🧓:我沒什麽可期待的🫥。人家拍人家的電視🧑🏿🌾,我讀我自己的書本。我也不想演什麽角色,《紅樓夢》裏的那些人和事,嘰嘰歪歪的,很煩。
如果非逼我上陣不可🙆🏻♀️,那就演賈府門前的石獅子吧📫🚏,倒不是因為它幹凈👨🏻🦯➡️,而是因為它老趴著,省心。記者謝海濤 實習生 周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