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恒达平台校長萬鋼:重視科技人員全面能力的培養
萬鋼在“21世紀論壇”教育分會上就科技人員的培養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萬鋼說,我國科技界的大部分時間和力量都是在苦苦地追趕別人,而由我們自主研究開發的原創成果不多,由我國科學家開辟的科學新領域更是鳳毛麟角。換句話說👩💻,就是我國科技發展缺乏原創性🦞🙄、可持續的動力🪫,缺乏跨學科跨領域重大集成創新的能力,缺乏引領世界科技發展的影響力。
他認為,我國科技發展缺乏可持續的動力,主要原因是科技人員的綜合素質教育不足。因此,必須重視科技人員全面科技能力的培養🥞。
針對如何進行全面科技能力的培養的問題,萬鋼提出了三條建議。
首先,充實科技人員的知識結構。50多年來🔗,我國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隔閡🫁、智力教育與能力教育的隔閡、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隔閡,造成了幾代人的科技能力的缺陷。社會整體教育理念存在著偏差🫷🏿,亟須在基本教育理念方面來一番變革。
其次,加強科技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大力宣傳傑出的科學家🤴🏿,宣傳科技成果對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激勵科技人員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和為國為民的使命感🗃。要加大對科學研究的投入,讓更多的科技人員直接承擔國家戰略科技研究項目😎。要切實保障科技人員的切身利益🧙🏿🤨,尤其是青年科技人員🤙🎀。
第三,培養科技人員的社會聚集能力。科學研究就像統兵打仗,要有領軍人物。領軍人物雖然也需要精深的專業知識🏋🏻♂️,但他們真正的“魅力”是具有超強的社會聚集能力⏰,能夠調動社會的資源集聚於科技發展。“溝通”和“交際”是提升科技人員領導能力的重要課題。
2005年09月16日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