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林:當手機像一枚炸彈時——觀意大利影片《完美陌生人》
來源:《新民晚報》
時間:2018-07-09 瀏覽:
意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三對夫妻,一個單身漢,原本是青梅竹馬的好朋友,得空來個家庭聚會,交流下情感,釋放下生活和工作壓力,這本是當下城市人再普通不過的事。誰知一句心血來潮的玩笑話:當著眾人接你的手機,而且把收到的短信念出來。天翻地覆……
礙著發小和愛人的面子,大家硬充好漢,心不甘情不願地把手機放到桌子上。當手機鈴聲次第響起,每個人的隱私被依次曝光時,鈴聲猶如深水炸彈……背著配偶偷情的男人,出軌且性取向不明的丈夫、與網友感情曖昧的妻子,一個欲整容一個偷偷看心理醫生的請客男女主人,三對夫妻都有問題,每個人都心懷鬼胎,當每個人都被剝掉道德的外衣時,小心翼翼掩藏的“鬼事”就赤裸裸地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四男三女的群戲人物設置代表了中產階級的各種職業,說明這些事情在社會上普遍存在,絕非孤案。細察這些具有普遍性意義的“齷齪隱私”,觀眾可以窺覷到城市中產階層婚姻家庭中存在的種種道德危機。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中產階層又是社會這個肌體的“核心肌肉群”,“核心肌肉群”“細胞”的“病變”甚至“癌變”對社會“肌體”而言最是致命。影片先是讓局勢失控,一一揭掉了眾人的假面,讓大家出乖露醜,然後片尾又用月食玩了一個平行空間,讓所有的事都沒有發生,只不過大家都暗自有所收斂,因為生活還得繼續。在創作者看來,每個人都心為形役,是欲望的奴隸,世間有些事本身就是無解的,戳破,只能傷痕累累。
如何對待人性的弱點呢?古人可謂煞費苦心,《漢書》曰:“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意思是古來帝王的冠冕上,垂掛著一串串的玉,正為著警惕自己,不可太明察了;用棉絮塞耳,是為著警惕自己,不可聽得太精細了。古人開出的療方是:“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人性本如此,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故王陽明感嘆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對於人性的弱點,耳聾目瞽也許是最聰明,也是最為無奈的對待方式。和稀泥,何嘗不是一種生存智慧?尤其對於有兒有女的家庭,即使男女主人公都有道德瑕疵,但哪能輕易散夥?
《完美陌生人》亦是一部堪與口碑之作《十二怒漢》《彗星來的那一夜》平分秋色的“室內劇電影”,是對二十年代出現在德國的與表現主義電影(常出現鬼怪和瘋子的形象)相對立的室內劇電影的致敬之作。
影片恪守古典悲劇的三一律,布景簡單,以內景為主,以小人物為對象,描寫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環境。由於故事情節簡單,時空變化小,人物少,所以非常註意對角色的心理刻劃,演員的表演平實生活化,避免了舞臺化的誇張臺詞與大幅度的肢體動作,自然派的表演使得人物很接地氣,極為普通的舉止貼切地傳達了沖突激烈的戲劇性內容,鏡頭常長時間地停留在人物的手勢動作和面部表情上,讓觀眾如身臨其境,有極大的參與感。
作為一部優秀的“話劇電影”,編劇獨出機杼,對生活和人性的洞察透骨入髓。影片的封閉空間的設置和建構故事的水平是超一流的,敘事節奏張弛有度,如行雲流水,包袱的設置和拆解波詭雲譎,令觀者和當事人一樣緊張顫栗,心驚肉跳,不得不扼腕嘆絕。
(原文鏈接:
http://xmwb.xinmin.cn/html/2018-07/08/content_17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