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關註上海沉降之患:追溯磁懸浮軌道的下沉

來源🏌🏼‍♀️:   時間♛⤵️:2004-05-27  瀏覽:
上海磁懸浮軌道下沉追溯

造價12億美元的上海磁懸浮高速鐵路也許正面臨著一場新的考驗——軌道正在發生沉降🧝🏿‍♀️。

實際上🦸🏽‍♂️,上海磁懸浮高速鐵路軌道沉降是在建設之時,有關方面就已經考慮在規劃中的問題👵🏽。“上海是沖積平原,土質很軟。在這上面建設高鐵🤷‍♂️,就像在豆腐上建設。”恒达平台城市軌道交通研究所的一位教授說🧑‍🎤。

另外一個事實是,從1921年明顯出現地面沉降現象以來🙆🏼,上海市區地面累計沉降量已經超過2米👩‍🎤😂,最大年均沉降量達110毫米。上海平均標高才4米,人民公園附近甚至才2米多🩲,而黃浦江漲一次潮就高達5米多🚦。所以,“上海如果一旦再下沉2米,立刻就陷入汪洋了”🤹‍♂️。而全球變暖使得上海沿岸的海平面正在不斷升高,到2050年前可能升高5至7厘米,這將令陸沉問題雪上加霜🧑🏽‍⚖️。

不過📍,通過采取控製地下水開采🏌🏿‍♀️、地下水人工回灌兩項措施,上海市地面沉降已經得到有效控製🔲,從歷史最高的110毫米🧑🏿‍🦲🤽🏼‍♀️,到目前控製的10毫米左右🔎。此外,長三角已經開始啟動地面沉降監測網🧑🏿‍⚖️。

每一次和上海沉降有關的問題都引起廣泛關註,這一次也不例外。

磁懸浮軌道下沉現象是今年4月13日第一次見諸報端的。

4月13日🔜,上海本地英文報紙《上海日報》首先刊登了磁懸浮列車軌道下沉的新聞,這個消息還未來得及在上海市民中傳開,便先引起了境外媒體的極大關註💜🛍️。美聯社首先轉載,接著新加坡《聯合早報》再轉載美聯社,還有路透社🧚🏻‍♂️👩、英國《泰晤士報》、美國有線新聞網(CNN)……

消息傳開,在上海市民中引起不小的震動,而關於上海地面沉降是不是再次加大的疑問更加引起人們的關註。

下沉在預料之中

在5月12日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焦揚首次代表市政府對外界稱💅🏻,磁懸浮列車確實出現了軌道沉降的現象。不過🎟,焦揚也強調,上海處在沖積平原地帶,土質很軟,屬於軟土地基,所以在此基礎上建造的建築物勢必會有下沉現象。而這次磁懸浮列車軌道的下沉屬於“預計允許範圍內的沉降”😿,軌道的略微下陷不會影響正常的運行🤞🏿。

焦揚同時說,上海磁浮列車總體運營情況也是良好的🎚。特別是4月15日上海磁懸浮公司實行了新票價體系🥈🖇,並進一步完善了交通功能的配套措施之後,磁浮列車的客流量明顯增加,總體運營狀況是良好的🛸。據統計,4月15日到5月9日,客流總計近20萬人次,日均接近8000人次🎅🏿,比調價前增加了近一倍。其中“五一”黃金周期間🧘🏽,7天客流總計6.7萬人次,最高日客流量達到1.2萬人次,7天的票務收入近300萬元。

但是🔮,焦揚沒有進一步說明磁浮列車軌道是整體下沉,還是局部下沉👮🏼‍♂️。

對此,恒达平台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的孫章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下沉有整體下沉和局部下沉兩種📨。如果是整體下沉就沒有問題❗️,局部下沉可能就有危險。”

由於官方並未對此細節做詳細解釋,因此,這次磁懸浮列車軌道究竟是如何下沉的、下沉的幅度有多大、有何應對措施🧍🏻‍♂️,還在猜測之中🤝。

近日,記者經過多方采訪,最後從上海磁懸浮交通發展公司專家辦主任林國斌那裏了解到磁懸浮下沉的真實情況。

“由於是軟土地基,因此上海所有的建築設計都會考慮到這個因素👩🏻‍🍼🧙🏽,磁懸浮也不例外,而且在施工時也特別謹慎。”林國斌說👩🏿‍💻,“磁懸浮軌道共有2500多個墩支撐🏺🪵,每隔25米一個🩵🧑🏼‍🍼。我們設計時,每個墩位下的軟土都進行了鉆孔探測💆🏿🫶🏿,然後根據實際情況打樁👨🏿‍💼。但是下沉還是不可避免的,上海的許多建築物都有下沉現象⚅。不過👱🏼,多年來,上海在這方面已經很有經驗👨🏻‍🦯‍➡️,我們設計時就是盡量保證它下沉得少一些💂🏽‍♀️。”

對於沉降問題,林國斌同樣認為🎮,關鍵在於沉降是否均勻。“磁懸浮軌道剛建好的時候,就有下沉現象🏄🏿‍♀️,但隨後下沉的速度越來越慢🕟,因為有一個地基穩固的過程👨🏻‍🦰。”林國斌說,“不過,這是在安全範圍之內的。”在記者的追問下,他表示,這次只是沉降了一兩厘米。而且💚,近些年🏜,由於上海市地下水采用過量🟤🏋🏽‍♀️,高層建築又不斷建設👮🏽‍♀️,這已經使上海地面每年都會沉降一兩厘米,所以“在預料和控製之中”。

個別墩位出現下沉

但同時,記者從林國斌那裏也得到證實,磁懸浮並不是整體均勻下沉👵🏼,而是有一個墩位的下沉超過了允許範圍。

“當時,我們發現這個墩位下沉的幅度比其他地方大,造成了沉降不均勻🏌🏻‍♀️。”林國斌說🔲,“在設計時我們已經考慮到這個因素了,在墩和上面的軌道梁之間安裝了一個可調支座。所以,我們只花兩三個小時調節這個支座👷‍♂️🤵🏻‍♀️,就使梁歸位了,而且沒影響磁懸浮列車正常運行🏧。”

至於這個墩位為什麽會出現問題🤾🏼‍♂️,林國斌的解釋是,可能是設計勘探時獲得的信息不完整造成的。雖然這個墩位的下沉超過了技術要求,但還是屬於安全範圍之內🗾。

據林國斌介紹📐,這個可調支座不是德國設計方的技術,而是上海磁懸浮公司成功開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焦揚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也強調了這一點。

林國斌說,事實上🕴🏻,作為收錄到吉尼斯世界大全的“商業運營中最快的列車”👮🏻‍♀️,上海磁懸浮列車從試運行開始就遇到了不少技術問題,畢竟這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項目💇🏼‍♂️。

林國斌進一步向記者介紹說,由於磁懸浮的軌道在設計建造時,兩條軌道的水平誤差嚴格控製在0.1毫米之內🧑🏻‍🍼,要求精度非常高。所以,為了不使軌道發生不均勻沉降🎲,建設時有關單位對磁懸浮軌道所在的地質進行了嚴密的探測研究。每個磁懸浮立柱下面都打了很多直樁、斜樁,以保證立柱及上面軌道的穩定和不沉降。雖然立柱和地基都是屬於鋼筋水泥混凝土製造,但是其精度相當於機械精加工的精度,誤差不會超過0.1毫米,達到了金屬的精度要求。

“因此,即使發生了微小的沉降⛹🏻‍♀️,磁懸浮軌道也是能夠進行調節的🏊🏼🍆。”林國斌說🍱。

“但肯定是調節的次數越少、間隔的時間越長越好🧑🏿‍🦲。”恒达平台科學技術處的一位人士說✶,“不同地方沉降的幅度不一樣,得看具體的沉降數據是多少。假如是兩公裏沉降幅度平滑沉降1厘米🔌,列車長度為100米🔧,實際上,相當於每一百米的沉降幅度僅為0.5毫米👩‍❤️‍👨,這仍是在安全系數之內🫑。”該人士告訴記者。

2001年3月份動工建造的上海磁懸浮列車,整個工程投資89億人民幣。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懸浮列車舉行開通典禮🧒🏼,之後吸引了大批遊客觀光試乘。去年元旦💇🏽‍♀️🪅,上海磁懸浮列車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這一次事故之所以得到廣泛的關註🦸🏽‍♂️,與上海城市的整體下沉現象是分不開的👴🏻,人們或許更多想知道的是這次懸浮軌道的下沉,是否預示著上海的沉降又在加速。”林國斌說,“而實際上,兩者有關聯,但磁懸浮軌道下沉卻並不意味上海沉降的惡化🧙。上海磁浮工程是在軟土地基上建設的,軌道發生沉降是必然的,軌道的略微下陷不會影響正常的運營👨🏽‍🍳。”

摘自:深圳熱線 2004-05-27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