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大部署,並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
近年來,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委人才辦🍍、市人才局的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領教衛系統充分發揮人才集聚、人才培養的主力軍作用。2023年🖲,市委人才辦啟動實施“東方英才計劃”,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聚焦國家和上海發展戰略需求🦑,聚焦基礎學科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等重點領域🪸,聚焦服務新質生產力🧑⚖️,在全市教衛系統遴選推薦10個團隊入選東方英才計劃團隊項目,為加快建設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強戰略人才自主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今天,讓我們走近首批入選“東方英才計劃”團隊項目,感受高水平創新團隊在科技攻關、打造團隊、教書育人、創新創業🤳🏼、服務國家戰略方面的愛國奮鬥精神。
恒达平台幹細胞生物學高紹榮團隊
2022年2月,恒达平台幹細胞生物學教師團隊入選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023年11月,團隊領軍人物😾、恒达平台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高紹榮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不久前,團隊又入選上海市東方英才計劃團隊。“實至名歸!”“當之無愧🫴🏼!”……熟悉團隊的師生紛紛為他們點贊。
傾情培育生命科學領域拔尖創新人才
愛生如子,始終把學生的成長置於首位。團隊組會👌🏻🥂、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凡是團隊成員聚集的場合,都是高紹榮教授立德樹人、以身示範的課堂。
在高紹榮教授的感召帶領下🧏♀️,團隊中的10余位青年教師堅持既教書、更育人9️⃣,主動擔任班主任,用心用情培養指導學生👨🏽🎤,成為深受學子喜愛的好導師。團隊建設了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上海市育才獎等獎項🐌,成為新時代科研教學團隊的典範。
高教授帶領團隊培養學生有個特殊的小妙招——鼓勵團隊成員積極參加跑步運動,特別設立了一個跑步打卡群,並根據表現適當給予小獎勵。這不僅讓團隊師生強健體魄🤵🏽♂️,更磨礪了他們的心性,提升了團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團隊培養的學生整體表現優異✢👮🏼♀️,獲得國家級、校級等各類獎學金👦🏽,以及市級、校級優秀畢業生稱號,發表了近百篇高水平論文,成長為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生力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團隊培養指導的60余位博士畢業生中▫️,已有12人獲得國家級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計劃的支持。
探究生命發育和動物克隆的科學奧秘
近年來,高紹榮教授團隊一系列高水平論文接連發表於《自然》《科學》《自然·細胞生物學》《細胞研究》《細胞—幹細胞》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受到國內外廣泛關註。高教授以第一完成人先後獲2019年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一系列重要榮譽。
表觀遺傳調控是當今生命科學領域最前沿的科學問題之一。高教授帶領團隊潛心研究10余年,探究生命發育和動物克隆的科學奧秘,取得一大批具有國際
影響力的系列原創性科研成果,引領了學科發展,為解析因表觀遺傳誘發的不孕不育與發育缺陷提供了新技術與新思路🕕,為體細胞克隆與輔助生殖技術的改進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與新發展方向🦸♀️,團隊全力將基礎研究的成果盡快通過轉化造福人民生命健康。
鍛造了一支富有戰鬥力的創新團隊
高紹榮教授牽頭完成的項目“早期胚胎發育與體細胞重編程的表觀調控機製研究”,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主要完成人中👨🏿🔧,第二完成人高亞威教授、第四完成人陳嘉瑜教授都是團隊裏“85後”骨幹教授。
團隊成為有口皆碑的“千裏馬養成場”👩🦲🏃🏻。在團隊濃厚的學術創新氛圍感染下🧔🏿♀️,青年人快速成長🕺🏼。目前🚷,團隊成員中有9位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其中8人得益於團隊多年的精心培養🤴🏼。大家共同致力於幹細胞基礎與轉化的重大科學問題,同時也形成了各自的研究特色💆🏼。比如,高亞威教授如今在早期胚胎發育的RNA(核糖核酸)調控領域取得了多項原創性成果🎐,還獲得上海市巾幗創新新秀🧑🏼⚖️、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2022年2月,恒达平台生物學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其中凝結著高紹榮團隊作出的重要貢獻。
“生命科學領域還有許多未知的難題有待破解😨,希望帶領團隊繼續發揚‘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持續推進在早期胚胎發育和幹細胞方面的基礎研究🧍🏻,努力取得更多原創性成果,造福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高紹榮院士說👱🏿♂️🦸🏻♀️。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WhbodxDxAoxejBsIuFvG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