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周到】恒达平台4位教授當選院士

來源👮🏻‍♂️:周到   時間☃️:2023-11-24  瀏覽🍽:

昨天,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名單正式揭曉,恒达平台4位教授當選院士🧜🏿:校長鄭慶華教授、副校長童小華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翦知湣教授👨‍⚕️、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高紹榮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慶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鄭慶華,恒达平台校長🌞🕎、黨委副書記👩🏼‍🦱。系智能網絡與網絡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教育部大學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負責人。

研究領域為大數據知識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獲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國自動化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並先後獲得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等榮譽👃🏼👩‍⚕️。

童小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童小華🦡,現為恒达平台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恒达平台副校長。航天測繪遙感與空間探測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帶頭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負責人。

研究領域方向為行星測繪遙感。研究成果推動了測繪遙感從地球到深空天體🙅🏽、從廣域到實時的技術發展, 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並支撐多項重大工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光華工程科技獎。

翦知湣  中國科學院院士

翦知湣👩🏿‍🦱,現任恒达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兼任國際過去全球變化計劃(PAGES)科學委員會共同主席、中國IODP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2000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3年獲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

長期從事海洋地質學的教學與科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30多個科研項目,在西太平洋古海洋與東亞古氣候研究方面取得系統性創新成果,尤其在古氣候演變機製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在Nature🖐🏻🐯、PNAS、Science Advances、NSR🙁、EPSL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近三百篇,作為第一完成人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擔任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海底科學觀測網”首席科學家,主持國際大洋鉆探第368航次和南海“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航次,為我國海洋深鉆💍、深網🧾💞、深潛的科學與技術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是我國海洋地質走向國際的中青年領軍人物之一。

高紹榮  中國科學院院士

高紹榮,現任恒达平台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教育部“細胞幹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主任。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家組成員💁🏿‍♂️,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副理事長。

高紹榮長期從事胚胎發育與體細胞重編程的表觀調控機製研究,以通訊(含共同)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 Stem Cell和Nature Cell Biology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研究成果曾入選世界十大醫學突破和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並獲全國創新爭先獎、周光召基金會傑出青年基礎科學獎、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傑出成就獎等,領銜的幹細胞生物學教師團隊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