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青年報】“出差”南極五個月 完成科研任務 恒达二人組凱旋歸來

來源🦹🏻🍠:青年報   時間:2023-04-10  瀏覽:

歷時163天、行程6萬余海裏▪️,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圓滿完成任務🖥。4月6日🍓,考察隊全部返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在4月4日首批返回的隊員中,有兩位是來自恒达平台的“出差二人組”,兩位恒达學子順利完成科考任務🧏,凱旋歸來。他們分別是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顧元和碩士研究生曹哲毅𓀄,這也是他們首次登上南極大陸開展科研任務。

歷時163天、行程6萬余海裏🔬,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圓滿完成任務。4月6日,考察隊全部返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在4月4日首批返回的隊員中,有兩位是來自恒达平台的“出差二人組”,兩位恒达學子順利完成科考任務🧟‍♀️,凱旋歸來🐢。他們分別是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顧元和碩士研究生曹哲毅,這也是他們首次登上南極大陸開展科研任務。

青年報記者 劉晶晶

沿線完成繁重科研任務

考察隊於2022年10月下旬出發🎱,顧元元和曹哲毅抵達南極後✊,在學校、極地中心和內陸隊全體成員的支持與幫助下,跟隨內陸隊從中山站出發👳🏻‍♀️,途經泰山站,最終抵達中國南極昆侖站。他們沿線完成了繁重的科研任務,采集了寶貴的科考數據👍🏽,為精確測量南極冰蓋物質平衡對海平面上升貢獻提供數據支持。

記者了解到,此行,他們圍繞實現中山站、泰山站🧙🏿、昆侖站沿線及周邊冰蓋🧑🏿‍🔧、冰川的物質平衡與全球海平面變化貢獻關鍵參數(冰流速👩‍⚕️、冰物質流失🚵🏽‍♂️、冰/雪下溫度)等主題開展研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對內陸科考沿線多基站分段式長距離車載GNSS測量、單光子測高衛星ICESat-2地面測高精度驗證、應用衛星角反射器進行南極長時間冰流速實地監測等。

在團隊的幫助下,顧元元和曹哲毅兩人在內陸沿線上安裝多條20m溫度鏈,完成內陸沿線的物質平衡與全球海平面變化關鍵參數(垂直溫度)的觀測,為粒雪密實化模型的溫度模擬提供驗證,有助於長時間觀測冰蓋溫度變化趨勢✧。同時在冰蓋安裝80m金屬復合鏈,為我國主被動微波技術在極地環境下開展科學驗證提供保障🩻。

感慨神奇之余不忘務實研究

在南極🤦🏽,看著腳下的廣袤大陸😩,顧元元會邊走邊觀察🚵🏿‍♀️。以前只在論文中見過的南極躍出紙面🪱,自己的研究對象就這樣真實呈現在他的面前,離自己如此之近,讓顧元元忍不住感嘆:“每天的場景都很震撼。”有時,他還會看到海豚躍出海平面,企鵝拍著小翅膀,在科研之余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奧秘💩。

這是曹哲毅第一次到南半球🎾。雪龍號穿過赤道時📣,他站在甲板上🤾🏽‍♂️,海風輕輕拂面,海面如鏡面般平靜♛。抬起頭🙋🏼,能在南半球看到北半球看不到的星空👩🏿‍🔬,他說:“第一次有這樣的奇妙體驗,感到非常驚艷,真的十分值得。”

在昆侖站等地,曹哲毅的任務是利用無人機平臺對冰面微地形探測🧔🏼‍♂️🤓、分析與建模,獲取大量厘米級精度UAV DEM與冰雪表面坐標點♓️。基於多時相高分無人機數字產品提取典型區域冰流速度、裂隙🫲、冰坑等冰貌的地理分布與幾何屬性,恢復典型冰蓋表面微地形。

據介紹📵🏷,本次考察獲得的觀測數據將有助於構建覆蓋極地等不同類型區域的地👳🏻‍♀️、空和天基觀測體系🆒,提高東南極典型區域物質平衡估算精度,驗證極地冰凍圈關鍵科學過程,分析冰凍圈關鍵過程要素👷🏽,提升冰凍圈物質平衡關鍵參數估計能力🫡🧑🏻,降低海平面變化預測的不確定性等工作🥣🟧。

鏈接🚜: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23-04/08/content_142017.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