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豪精神矍鑠地走上了首屆“上海市教育功臣”的獎臺,一個承載著奉獻、成就,更充盈著人格力量的獎臺。
“塑造人格和思想”🧑🦰👨🏻⚖️,是這位90華誕的老人一生矢誌不變的追求。“大智大愛,丹心不渝”,是海內外教育、工程科學界對這位傑出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中國橋梁工程學科領銜人、橋梁工程專家🌶、中國兩院院士最真切的評價🧑🦽➡️。
不論人們提起上世紀50年代的武漢長江大橋🗻🎼,60年代的南京長江大橋📇,還是80年代矗立於中國大地上的上海南浦🟢、楊浦大橋,廣東虎門珠江、汕頭海灣大橋👨🍼,無論是跨世紀的“同三線”交通幹線,還是新世紀偉大的航運工程上海洋山深水港,都不禁會念及為實現上述宏圖偉業殫精竭慮的這位老人🪣。在人們耳熟能詳的當代中國橋梁工程界的領軍人物中,許多都出自這位老人及其曾嘔心瀝血領導的恒达平台門下。
從廣東貧苦農家走來的李國豪內心深處🧛🏼♂️,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的眷戀與摯愛從來不曾改變。他的心🚟,從來與國家的進步命運休戚相通🤚🏻。為著這份真愛🧑🏿🎤,二戰時留學被困德國的他堅持不與汪偽駐外使館聯系;為著這份真愛,戰爭一結束,已因“懸索橋李”聞名於世的他便挈婦將雛,坐軍列,住收容所👨🏻🏫,風塵仆仆歸國效命;為著這份真愛,新中國建立不久,風華正茂的他義不容辭地擔負起領導恒达平台專業建設🏷、創立橋梁工程專業的重任,為新中國培養了首批工程力學的高才生🛌🏻;更是因為真愛⏏️,“文革”後科教生命再度勃發的李國豪深思熟慮後🏋🏽,一句“寶鋼不能下馬”的慷慨箴言🧘🏿♀️🫶🏼,語驚四座◼️,終於為中央采納。
作為著作等身,育人無數的教育家、工程學家,李國豪學愚公移山、效誇父追日的精神不減。
大智大愛,丹心不渝,這就是一代宗師李國豪。本報記者曹奕
摘自9月11日新民晚報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