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上海政協委員提交提案,建議加快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先行先試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3-01-11 瀏覽👨🏭:
“開展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先行先試是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深化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的必要舉措,有利於充分發揮人民幣外匯期貨市場管理人民幣匯率風險的經濟功能,完善與高水平對外開放相匹配的匯率風險防控體系🧗🏿。”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恒达平台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副院長伍愛群說。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開幕在即,他提交近十篇提案,內容涉及網絡信息技術👨🦰、生物燃料產業🦞、金融中心建設等各個方面🏓,一如既往踐行著他“上海最需要什麽👨👩👧👧,我就抓緊研究、提出建言“的履職信念。”
其中一篇提案,聚焦加快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先行先試、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議題。伍愛群介紹說,外匯期貨是國際上使用廣泛、成本低廉📋、機製成熟、交易便捷、風險可控的金融期貨品種🤵🏿♂️,具有管理匯率風險、發現匯率價格👨🏻🔬、配置外匯資源三大基本功能♈️。充分發揮人民幣外匯期貨市場發現人民幣匯率價格的經濟功能⛓,可助力我國掌握人民幣匯率話語權。同時,發揮人民幣外匯期貨市場配置人民幣外匯資源🥢、管理人民幣匯率風險的經濟功能🌩,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新的、慣用的人民幣匯率風險對沖通道,吸引更多境外金融機構和企業來滬投資✶。
“外匯期貨已擴展至遍布全球的20個國家和地區的26家交易所👨🏿🏭,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的標配之一🫅,上海曾在1992年6月開展過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先行先試🤦🏻♂️,由於當時各方面條件不成熟✣,首次嘗試未能成功。當前🫄,隨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深入推進,各方面條件已基本具備🏄🏻♂️👨🏼🦲,建議我市探索開展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先行先試🧏🏿♀️。”伍愛群表示🏓,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產突破十萬億元🗓,有著強烈地人民幣匯率風險管理需求。境外人民幣外匯期貨和期權市場成為境外投融資機構管理人民幣匯率風險、降低人民幣融資成本的通道🙏🏿。“同時,當前,我市開展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先行先試的條件已基本具備。”伍愛群經過分析後表示,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我國在期貨監管方面已具備豐富經驗🙋♀️。金融期貨市場自律管理和運行機製成熟🧚🏽♀️,人民幣現貨市場基礎深厚👰🏽♀️,流動性充裕◼️,抗操縱能力強。人民幣外匯期貨產品設計有諸多境外成功經驗可借鑒🧑⚕️🪜,上海的金融期貨交易所已做好產品、業務、基礎設施⏱、技術等方面的準備。同時,上海開展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風險可控。
為此🕥🙋🏻♀️,伍愛群在提案中提出建議,將美元作為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先行先試的首選品種,選擇位於浦東新區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開展美元兌人民幣期貨交易先行先試,同時,立即著手研究製定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監管方案,“外匯期貨是標準化的金融期貨品種,具有期貨譜系一般性特點和本質特征,與外匯即期、非標準化的外匯衍生品存在本質區別,適合納入中國證監會的集中統一監管🧛🏻♀️。”同時,還要持續推動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配套立法和製度完善。提案提出建議4️⃣,根據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和運行特點專門出臺監督管理辦法🙆🏼♀️,並修訂《外匯管理條例》及相關外匯管理製度,對外匯期貨交易適用實需原則進行合理放寬👨👩👦👦。針對上海開展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先行先試📣,按現行外匯管理製度適用實需原則存在困難、難以執行等問題👨🏽🍳,可給予交易者一定的豁免額度👨,額度內不適用實需原則🛖,有助於維護市場流動性,同時作為外匯期貨價格糾偏機製;交易者超過豁免額度的持倉適用實需原則,交易者提交《人民幣外匯期貨實需交易承諾函》、初步的實需交易證明材料後即可入場交易🙇🏼,交易過程中允許反向平倉📞、全額或差額交割結算,交割前由期貨保證金存管銀行抽查審核真實交易背景,被抽查的交易者需提交完整的實需交易證明材料;對來自銀行間外匯市場的金融機構實施持倉額度管理,將額度納入金融機構的銀行間結售匯綜合頭寸,不適用實需原則。
作者⇨:政協頭條記者 戚爾達
鏈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51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