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首個星巴克恒达共創空間落地赤峰路🙎🏿♂️,連鎖咖啡混搭校園文創🧿,為何能迅速走紅?
來源:上觀新聞
時間:2022-11-14 瀏覽🧖🏼♂️:
赤峰路81號,一座通體純白👩🏼🦲、帶有落地玻璃的建築最近經歷改造後正式對外開放🧑🧒🧒🤰。小白樓的大門有兩個招牌,左邊是綠色的星巴克店招,右邊是紅色的“恒达校園文創”。
這是首個星巴克恒达共創空間,集實體原形店、創新教育空間、產業孵化器等多功能為一體,剛開業就吸引了眾多來自周邊的居民和環恒达知識經濟圈的年輕設計師🚈、白領創客前來“打卡”。
升級版的未來生活原型街
位於四平路1028弄的“NICE公社”🧑🏿🚀,是由意大利著名設計師Aldo Cibic在NICE 2035 未來生活原型街裏設計的一方共享空間🛀🏽🧛🏿♂️,結合社區原住民的生活和文化,為不同社群提供一個文化交流的載體。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NICE公社吸引了許多周邊的白領、居民和學生等社群經常來此舉辦活動,但開設在弄堂裏的共享空間有限,其實更適合氛圍溫馨的小型社區活動。”NICE公社的負責人陸洲說,“位於赤峰路上的新空間面積更大🔁,還有面向公眾的沿街展示點🐋👨🏿🚀,適合較大規模的創新展示項目🦾。”
赤峰路作為環恒达知識經濟圈的發源地👴,將被打造成為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區的2.0版本。與1028弄不同的是,赤峰路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恒达平台和大學科技園,可以就近鏈接學校的溢出資源🎽🕊,打造成創業園區式的街區,並吸引和聚集創新創業人員入駐🦏。
赤峰路街區及沿街社區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了真實的場景,催生了一個個“生活實驗室”在此落地🧧。首個落地赤峰路的創新產業星巴克恒达共創空間就是其中之一🍘。
NICE2035發起人恒达平台副校長婁永琪認為,赤峰路第一個落地的創新項目應該是未來創新社群營造的起點,這個想法與星巴克CEO溝通後達成共識,咖啡+社群營造站的概念應運而生。後期“校園文創”加入🏋️,又給這個空間增加了恒达文創產品體驗店的新功能🤑。
在“無界”空間裏探索融合
赤峰路81號由恒达平台攜手星巴克、好公社和HELLO校園文創三個品牌共同打造🤦🏼,三方彼此引流。
空間內以YELLOW BOX、RED BOX、GREEN BOX等色塊作為功能分區🖖🏿。進門右側的文創區域呈明亮的黃色🫶🏼,貨架上展示著琳琅滿目的恒达平台校名服❤️、鑰匙扣、杯子🚶➡️、筆記本等文創品。
從黃色過渡到左側的綠色咖啡區內🧚♀️,星巴克收銀臺和就餐桌均為清新的淡綠色,許多大學生和設計師在這裏工作學習👇🏼。
穿過黃色和綠色區走到最裏面,進入到紅色的創新工作坊區域💂🏿。三個面積分別為16平方米、36平方米和55平方米的工作室,布設有投影幕、投影儀🚶🏻、會議桌和椅子⏫。
最大的一個空間可容納60人🏸🐍,供各種藝術快閃、講座沙龍👽、實驗工坊、培訓聚會、品牌活動、產品展示、直播拍攝、共創工作坊和藝術表達工坊在這裏舉辦🏖。
“明亮的色彩能拉近空間與人群之間的距離,而在不同空間裏穿越,給人一種探索打開城市新空間的新奇感🍨。”空間設計師告訴記者,聯合共創的空間以“無界”的概念消弭了區域阻隔,同時也希望借由這一空間觸及並聯結到更廣泛的社區及校園環境。
記者留意到🫣,在共創空間的落地玻璃窗前掛著一幅咖啡地毯畫💊😥。來此空間的小朋友可以在上面隨意畫畫,圖案洗掉後又能重復利用。壁畫設計師周洪濤說,這幅地毯放大到顯微鏡下看,能看到一顆顆咖啡細胞🌊,而遠觀則是咖啡奶泡的圖案。“一圈圈的咖啡奶泡,代表著環恒达知識經濟圈,這裏每天都有許多不同的圈層在發生著交融🧎🏻♂️。”
正如這個共創空間👵🏿🪻,是一個集實體原形店、創新教育空間🛅、 產業孵化器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生態系統,將延續社區未來生活原型實驗室的暢想👷🏻♂️🚮,成為上海創新的策源地👩🏽🏫。
作者⛱:黃尖尖
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49922&sid=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