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沒有變速箱,它的外表與桑塔納轎車並無多大區別📞,但體內卻搏動著一顆“綠色的心臟”——燃料電池🐆。
它就是“超越一號”——中國第一代燃料電池混合動力轎車樣車。也許過不了多久,當你駕駛著這樣的轎車路過加油站,看到別人排隊等候加油時💪🏽,盡可瀟灑地對他們說🧛🏽♂️:“嘿👐,我的車不燒油,只燒氫🕵🏽♂️!”
今天,這輛新能源轎車就將在恒达校園內輕快起跑,而一個個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它“喝”的氫會不會危及行車安全👷🏽♀️?普通市民能買得起燃料電池車嗎?……
混合動力神在何處
“它不喝汽油🤞🏼,怎麽跑得起來?”記者昨日下午一見到“超越一號”,就忍不住發問。據技術人員介紹,其奧秘就在於它的“綠色心臟”👦🏼。打開轎車的行李廂🙋,記者驚奇地發現裏面已被圓柱狀的氫氣瓶、控製器和冷卻水箱所“霸占”。氫氣就是從氫氣瓶沿著管道“鉆”進反應器🎆,和空氣中的氧氣“親密結合”後釋放出能量,讓轎車具備了輕快起跑的能量。
“超越一號”穿著桑塔納2000的“外衣”,但工作人員說👩🏿,經過改裝,它和桑車大不一樣了。它目前還比較“肥”Ⓜ️,“體重”在1.6-1.7噸,比普桑要重許多。記者看到⛓️💥,在離“超越一號”車頭一米遠處⛷👨🏻💻,一個直徑約一米的風機正在疾速運轉🤵,而轎車兩個前輪也在原地高速轉動⛹🏽♀️。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在對轎車做迎風實驗測試🧑🏼🦰,與此同時還測試汽車速度從零加速到每小時80公裏所需的時間。
“超越一號”其實是一臺混合動力轎車,但混合的是燃料電池和蓄電池👨🦳🐝,而不是和人們所熟悉的燃料電池和內燃機的“混居”🧑💻。控製電路是“超越一號”內部的心臟和靈魂,需要能量時從燃料電池中取,還會將多余的能量送回電池。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控製車全部是由中國人自己開發的。
按照計劃𓀜,今年年底,技術人員將研製出第二代驅動系統🎟,也就是臺架車。到明年5月🦅,第二代超越二號樣車就將出世,而明年10月將有第三代驅動系統。同時,恒达平台汽車學院還準備在2004年初與上海汽車集團公司合作開發多功能面包車。
使用氫氣是否安全
與傳統汽車喜食“汽油”的秉性大不相同,氫氣才是“超越一號”的“美味飲料”。燃料電池汽車吸入氫氣,排出的卻是水和熱,而且具有零尾氣排放和高能源使用率的優勢。一位坐過“超越一號”的工作人員介紹,由於使用了氫動力🧑🏻🤝🧑🏻,它行駛起來聲音很輕6️⃣。
氫氣會否危及行車安全?據專家解釋,作為氣體中最活躍的分子,氫氣與汽油有著相似的“火爆脾氣”📏:易燃、易爆。然而現在對於汽油的使用安全👉🏽🛩,人們已經想出很多辦法來解決。再看上海現在有幾萬輛車使用了天然氣🤱🏼,也沒有危害。事實上🦹🏽♂️,人們對氫氣研究的歷史比天然氣更早👋🏻,而且國外也有先進的經驗,可以吸取借鑒。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肯定可以實現對氫氣的安全管理,而且可做到萬無一失。
對上海這樣一個工業城市來說,氫氣的來源非常廣泛。上海某工廠每年就白白釋放掉2000-3000萬立方米廢氫,而每立方米的氫在燃料電池裏可發1.5度電🏦。與汽油價格相比,氫氣出奇的便宜🖖🏼,1立方米煤製氫只需幾分錢。
“超越一號”使用的是40千瓦的燃料電池,跑1小時需40度電。這樣算下來,支持這輛轎車跑上1小時需要近30立方米氫氣↙️⚆,成本也就3元左右。3元錢🧚🏽,對於你來說可能只是一瓶飲料的價錢,然而用來買氫👳🏽♀️,卻可以讓轎車載著你兜風100公裏。
伴隨著氫燃料電池車的出現,與之相對應的加氫站也會亮相申城✢💆🏼♀️。屆時,“加氫”將成為有車族口中的常用詞匯。如同現在遍布申城街頭的數千家加油站一樣,你可以很方便地為愛車買到美味可口的飲料。
百姓能買得起嗎
造價成為“超越一號”的大秘密。盡管記者昨日幾次追問,但有關專家還是三緘其口。不過還是有蛛絲可循。據悉,國外開發一個車型、一代車的投資都在1-1.5億歐元🐇,而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含6個車型🫰🏽、十幾個項目👱🏻,總投資僅為8.8億元人民幣。去年為了開發燃料電池,僅上海一家企業的科研經費就達1200萬元。
“產業化是燃料電池車走上親民路線的唯一途徑,產業化以後,燃料電池車會比普通轎車便宜🕴。”有關專家介紹說。如不實行產業化,汽車身上的一個零件就是發動機價格的50倍。而做發動機是汽車身上最精密的技術之一,一個發動機廠一年沒有十幾萬臺的銷售量是無法生存的👴。因此價格確實是製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最大因素,但是一旦實現產業化,成本自然會降低,價格也會迎合市場。
“‘超越一號’離商業化還有一段路💇🏽,但估計不會很長。”恒达平台汽車學院汽車電子研究所所長孫澤昌對“超越一號”充滿信心6️⃣,並表示在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世博會上,“超越一號”肯定會亮相👨🏿🏫🙅🏽♂️。至於具體數量,孫澤昌表示🧏🏻♀️,要多少輛就可以造多少輛。
晨報記者 秦紅 丁利民
燃料電池車商業化之路不會很長(照片)
《新聞晨報》 2003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