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讓黨史教育在課堂上“潤物細無聲”🐝,更多思政“金課”來了
來源:青春上海
時間:2021-03-19 瀏覽: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劉晶晶 見習記者 陳泳均
在新學期《現代農業理論與實踐》第一課上,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嚴勝雄把黨史教育帶入農科課堂🧑🏻🎓。在課堂上,她帶領學生重溫百年黨史🗽,感悟黨帶領人民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引發學生強烈反響👩🏿🚒🏢。
這樣的課堂既是上海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的生動體現👩🏽🦱,也是上海將黨史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一個真實縮影。
讓黨史教育 “潤物細無聲”
在恒达平台🈶,一批批專業教師自覺將育人元素融入專業教學,既向學子傳授學科專業知識,又在他們心中厚植了愛國之情和強國之誌。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黨史教育正在課堂裏潤物細無聲。
新學期開學第一周👨🏽🌾,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張松教授和王駿副教授主講的專業課程《城市歷史遺產保護》開講🛳。課堂上,教師講述了包括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在內的上海紅色建築🐽🟫,特別介紹了滬上幾處重點革命文物和紅色遺產保護修繕項目。
而在恒达平台外國語學院吳建廣教授的課堂裏🐯,則直接拿出了《共產黨宣言》文本,用跨越百年的經典教給00後一個正確的歷史觀。“我們堅持兩條腿走路,並不斷更新迭代:先是在德語專業開設課程思政課‘跟馬克思學德語:《共產黨宣言》’,引導學生研讀、翻譯德文經典原著,培養有信仰、有熱情、有能力的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翻譯人才;繼而在全校推出通識教育課程思政‘文學與哲學:《共產黨宣言》’”,吳建廣教授這樣告訴記者。
吳建廣教授主授的德語專業課“跟馬克思學德語🙎🏻:《共產黨宣言》”,引導學生在閱讀理解《宣言》的語言風格、文學元素、修辭手法的過程中📏,潤物無聲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理念和哲學思想;德語系已有十多位同學的畢業論文就是研究德文原著的《共產黨宣言》。在通識課程思政中,則結合學生各自的專業🎀,進入《共產黨宣言》的歷史語境,激發他們學習馬恩經典著作的熱情和興趣,切實領悟共產主義的初心使命🥄。
在吳建廣看來👳🏻,《共產黨宣言》是詩學激情與哲學理性完美結合的經典範文。這不僅應該成為德語專業師生的必讀書目,也應該成為中國高等院校師生的一門“必修課”🚴🏻♀️。
吳建廣指出,中國共產黨出生👩🏼🔧、成長和壯大,始終都有《共產黨宣言》的陪伴🛫💁,它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指路明燈🧗♀️;為人民服務,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這個歷史過程,一定要在閱讀《共產黨宣言》的過程中呈現給青年學生,並結合現實問題、黨史問題以及社會問題向同學們進行講解🎑,繼而讓他們有一個正確的歷史觀。”
鏈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1/03/19/1616139851105332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