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暑期教學活動、就地組織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這個暑假照常過
來源:
時間:2003-06-12 瀏覽:
非典時期的第一個暑假,上海大學生們怎麽過🐢?照常過。記者從本市高校了解到,今年暑假,大學生們將忙於上自己喜歡的課程或者到社會這個廣闊天地去實踐一把🚵🏼♂️,今年暑期將格外精彩。
復旦大學將首次實施暑期教學活動,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總數達44門的公選課🏄🏽。“新聞業務基礎”、“自學物理實驗”📽🥵、“Visual Basic程序設計”🧕、“遊泳”……這些在正常學期中難以“搶”到手的課程,這次都出現在暑期教學活動計劃的課程表中✍🏿。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恐怕是“呼吸道傳染病流行與預防控製”這門課。這些公選課一般具備選修量大💠、正常教學與其他課程沖突較多👩🦱、有暑期季節性特點等因素⛳️👍🏽,內容偏重於人文類和技能類👴🏽。盡管整個教學活動只持續5周左右𓀑,但每個課程都將保證36個課時,考核方式也與正規課程一樣,課程的成績將計入學分總數。復旦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鄭方賢的觀點是,作為學分製改革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暑期教學活動計劃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個性化🦤、有一定自由度的學習渠道。
非典時期的暑假,恒达平台各院系按照“就地、就近、就便”的原則組織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牢牢地吸引了大學生的註意力——軟件學院將與“東方網點”合作,為“百萬家庭網上行”提供師資培訓;外國語學院將發揮學生世博研習會的作用🛶,深入社區開展世博會知識宣傳活動;文法學院同學將精心準備🧑🏼🚒,從大學生的認識角度🧑🏻🦳❇️,深入農村、社區,宣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醫學院同學將在上海曾發生過非典疫情的區域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加深同學們對傳染病防治的認識🦔;環境學院的同學將繼續關註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三峽工程建設中的環保問題,在去年工作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調研。此外,因非典而受阻的“恒达平台學生科技節”部分項目也將延伸至假期,如交通學院就將采取點面結合的方式,進行上海市主要交通路口的交通流量監測與交通路口規劃工作。
《解放日報》 2003年0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