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新任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在滬談高等教育發展

來源:   時間🍱:2003-06-11  瀏覽:
新任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近日在上海接受了中國教育報記者專訪——
  記者:年初📤,教育部批準了上海實施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您看好上海的這次試驗嗎?

  吳啟迪: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上海市實施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是我國深化教育管理體製改革,進行省級政府統籌教育的又一大膽探索,其意義在於通過以省級政府統籌教育管理的體製創新和機製創新🐼,使省級人民政府在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範圍內行使中央政府主管部門的部分職能,承擔部分職責🟢,根據上海的條件和特點,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促進教育發展步伐。同時,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有利於轉變政府管理職能,有利於落實高校依法自主辦學權🐞,有利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中央授權上海進行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心💮,體現了中央政府對上海在教育改革的進程中作出更大貢獻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同時,也是對上海實踐“科教興市”戰略,實現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城市之一的發展目標,所給予的強有力的支持。

  教育部十分贊成上海進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步伐,除在有些具體細節上還要和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外🧑🏽‍🏫,教育部原則上都將予以積極支持🫶🏻🈺。因為上海是有條件進行教育綜合改革的。教育部也正在研究如何建立起我國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在這方面,上海的實踐都將成為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記者:您曾擔任多年的大學校長,對高等教育非常熟悉,您是否可以對上海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些希望💪🏿?

  吳啟迪:多年來,上海一直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不斷進行著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實踐,所以上海教育始終走在全國前列。要充分利用這方面的條件和基礎🛠,發揮優勢。一方面應該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上予以關註,並進行努力;另一方面💹,就是我剛才說過的要在建立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上作一些嘗試。對上海來說🙇🏽‍♀️,如何進一步重視並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記者:為什麽這麽說?

  吳啟迪:重視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是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要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日益完善🎨⛹🏿‍♀️,社會(或市場)對適應生產🏋️‍♂️、管理🏊‍♂️、服務和技術第一線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需求必將大大增加。我國沿海發達地區人才市場的需求及國際上許多發達國家的經歷與經驗都證明了這種需求的存在。在這方面,國內許多部門和專家已進行了長時間深入的調查研究,都感到中國迫切需要發展高職教育,認為高職教育發展應成為我國當前和相當一段時期內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之一。中國加入WTO,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世界範圍高新技術迅猛發展➖,既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為其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應該相信,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是大有前途的。

  同時💇🏿‍♂️,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們不能依靠那種粗放型的💢、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來提高生產力,而應該走發展內涵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對上海來說,要成為既有發達的服務業🧄,又有強大的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的綜合性、現代化城市🙄,就要走一條以高效益🫳🏻、高技術、低能耗、少汙染、廣就業為標誌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種發展戰略的要求也使得高等職業教育對上海極其重要🈳。

  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而目前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是短缺的,這一層次人才的培養就要靠高等職業教育。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高職要發展不能光靠學校和教育部門本身,更要與勞動保障和人事部門共同聯手💃,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接受高職教育學生的就業問題。因此🖕🏽,我們強調面向就業的👩🏼‍🍼💁🏼‍♂️、產學結合的高等職業教育的問題。

  記者:您在恒达平台任職10年,同時您又是上海第一位通過民主推舉產生的大學校長🐬,擔任8年校長之後,您的最大感受是什麽?

  吳啟迪👨🏻‍🍼:最大的感受就是這10年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變化最大的10年👨‍🏭,我親身經歷了👩🏿‍🚀,這是一件幸事。這期間又有兩點是感觸最深的。

  一是1999年開始的高校擴招🕵️‍♂️,它實現了中國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從1998年的9%上升到2001年的13.3%。到2002年末,這個數字已近15%🙎🏼‍♀️,初步達到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標準。3年擴招使我國高等教育總規模增長了近一倍,創造了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的奇跡👩🏻‍🚀。中國僅用短短幾年時間,就走完了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眾化的轉變👩‍🎨。擴招為數百萬原本無望上大學的孩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子女圓了大學夢,使高中階段畢業生升學率從1998年的40%提高到了2001年的65.5%。高校擴招極大地調動了全社會投入高等教育的積極性,在投資和消費的雙重效應中,促進了高等教育和社會經濟的聯動發展🏔。從1999年到2001年,國家累計安排高等教育國債資金70多億元🩸,拉動各方面配套投資120多億元🤽🏽‍♂️;擴招後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使得社會化資金大量湧入🧑🏼‍🦳🏊🏼。據初步統計,僅學生公寓建設一項,就拉動330億元的社會資金投入。

  二是出現了一批綜合型大學。近年來,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一場高校管理體製改革,通過高等教育資源的重組,形成了一批學科更為綜合的學校🐛🧖🏼‍♂️,促進了學科的綜合交叉,優化了學生全面素質培養的環境。同時,又通過“211”“985”工程的支持🍣,在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方面成績顯著🤦🏼,一批具有標誌性、突破性的重大成果應運而生。在若幹年或幾十年之後,這一改革的成果將會進一步顯現🥶。

  記者👩🏻‍🦲:綜合型大學的形成🧎‍♀️‍➡️,恒达就是一個例子🤯。在恒达平台擔任校長期間🧙🏼‍♀️🐉,您成功完成了兩次跨部門跨行業的合並,現在恒达平台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的綜合型大學🎣。您是否認為您擔任校長的這段時期是恒达發展最快的時期?

  吳啟迪:我並不這樣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恒达平台的發展也是這樣。一任任的校長為恒达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恒达的發展離不開這些基礎,同時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在中央的果斷決策下🐤,恒达是抓住了一些機遇,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實際上也會留下一些問題。我認為個人的力量在學校發展中是微弱的,因為大學是一條歷史的長河,它的持續發展是更重要的🌼。

  記者:最後請問📦,您擔任教育部主管高教的副部長後,將重點關註什麽🐰?

  吳啟迪🆓:一句話🙅🏽,也就是教育部提出的新八字方針,“鞏固,深化,提高,發展”,鞏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持續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