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教育時報】“行走學習模式”讓歷史細節浮現——恒达平台寒假城市徒步活動為學生打造生動“四史”課堂
來源👩👧👧:東方教育時報
時間🤳👩👧👦:2021-03-03 瀏覽:
恒达平台寒假城市徒步活動為學生打造生動“四史”課堂時報記者劉文婷大多數高校還未開學,一群恒达學子已開啟“行走學習模式”🍖,他們尋訪上海的歷史文化老建築🚢,在開學前交上了一份“四史學習”寒假作業。據悉😶🌫️,在堅持疫情防控不松懈的背景下,恒达平台團委在寒假期間結合“四史”學習教育,組織開展了寒假城市徒步活動,讓具有濃厚文化底蘊的上海成為學生學習“四史”的教科書。
2月23日🏃🏻,以復興公園南門為起點,恒达學子們從思南公館、周公館😂、孫中山故居到啟秀中學舊址、張學良舊居、科學會堂,一路行走,一邊聆聽上海的紅色故事。在思南公館的老花園洋房建築群中🔘👨🏻🚒,老洋房美麗的鵝卵石墻面引發了探尋者的好奇。導遊解釋道🥶👈,當初為修復老洋房墻面🫶🏼,修復團隊特意在上海周邊探尋鵝卵石來源,終於在南京六合鎮一個古河道內尋找到了最為接近的材質,恢復了墻面的本來面貌。“我喜歡這種講述方式,站在樓前,完整保存的歷史風貌讓過往的氣息撲面而來🧑🔧。”恒达平台國際政治專業大二女生鄧慧說。
據悉,城市徒步活動一共五期👩❤️👨,每期限定40人🚞,活動推出後每期都報名滿員“🏌🏿♂️。我幾次都沒報上”,鄧慧告訴記者,之所以執著參與活動,是希望在政治專業學習中使理論學習與感性認識相結合。“每一張圖片🚊、每一個文字都不想遺漏,感覺把偉人的一生都經歷了一遍🧌,這讓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的精神魅力🚔。”
“我在孫中山故居仔細看了每一處展示🏖,看得最久的是書櫃,想了解孫中山會看哪些書🚵🏿♂️。”恒达平台力學專業博士生陳陽表示,實地行走可以使“四史”課堂更生動;最生動之處在細節,這是書本、網絡等無法比擬的。“走進這個空間⚠,彷佛走進了歷史。”
活動負責人、恒达平台團委幹事齊夢瑤表示:“希望同學們走出校園,了解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文脈🤗、城市發展🧙🏻♀️,感受上海的紅色文化底蘊,從而感受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艱、擔當之要🍿。”
作者:劉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