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三道屏障👬🖕🏼,上海地下空間不會被淹

來源:   時間:2005-01-24  瀏覽:
    上海專家不同意聯合國大學報告稱“上海地下空間容易因海嘯和暴雨而淹沒”的觀點 

    ■大型公共地下建築都有防洪澇設施

    ■防汛墻高7米,標準是“千年一遇”

    ■上海發生海嘯的可能性並不大


    據《廣州日報》報道稱👳🏻,聯合國大學於14日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上海地下建築易被洪水淹沒🙂。近年來🛄,上海建設了大量地鐵、地下購物中心❤️‍🔥、地下停車場和地下公共設施,卻忽視了地下是洪水襲擊潛在目標的事實🍔👩🏿‍🚀。報告同時指出👩🏿‍🎓,地下空間更容易因海嘯和暴雨而淹沒,上海這樣的沿海城市應采取更多相應保護措施。

    對於這種說法,上海城市地下空間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恒达平台教授束昱於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聯合國大學報告對於沿海城市在地下建築防洪方面應加強防護的這種提醒是必要的👱‍♂️,但是,上海的大型公共地下建築基本上都有一套防洪澇措施🤞,而並非“易被洪水淹沒”💅🏿。

    據束昱介紹🦹🏻‍♀️🦧,目前上海的大型公共地下建築基本上都從兩方面入手做好了防洪澇措施✪。一方面,在地鐵等地下建築的孔口(出入口)都設置有檻槽和擋板,擋板的高度一般在50cm以上🧑‍🏭🦌,一旦洪水來襲🥯,便會將擋板插入檻槽🫃,擋住洪水侵入🖕🏿。另一方面,萬一沒擋住而導致進水,地下建築內部還有一套排水系統,直接與整個城市管網系統相連,可及時將水排出。

    “當然🤵🏻,這些都是在比較正常的可預測狀態之下的防洪澇措施。”束昱說,如果真的是具有極大攻擊性的海嘯到來🏊🏿,那目前具有的防洪澇設施也不一定能發揮很大的作用🙍‍♀️,“但是,上海發生海嘯的可能性並不大🐁。”他同時表示,上海的防汛墻可達7米之高,是按照“千年一遇”的標準來設置的🧎‍♀️‍➡️。因此🏸👰🏻,即使有小海嘯發生,防汛墻也能將洪水擋於門外👨‍✈️。

    “我認為🧜🏼,首先不能因此而產生恐慌心理,繼續開發地下空間還是必要的🏊🏿🛀。”在束昱看來💇🏼‍♀️💁,在對地下空間進行開發利用時,地震🌤、洪澇等方面災害對地下建築的傷害,是完全可以通過事先做好一系列預防措施來盡量避免的📞。

    據介紹😔,現行的地下建築設計標準,以及專門的地鐵設計標準、地下車庫設計標準等法規中🏋🏻‍♀️,都對應具備的防洪澇設施如擋板、檻槽等作了具體規定🧑🏼‍🏫。而束昱認為🦸🏽‍♂️,可以將這些法規中的防洪澇設計標準進行一定程度的提高,比如一些簡單的技術裝備標準:洪水擋板可在50cm的基礎上適當加高等內容🙍🏽‍♀️。

          作者:欒曉娜 日期:2005.01.17 來源🍋:東方早報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