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傳統上以國企為就業重點的恒达平台自2004屆畢業生起,外企就業比例首度以16.3%超過當年14.7%的國企就業比例,這一數字也超過了上年外企就業比例10.6%。恒达平台黨委副書記虞麗娟對此表示💂♀️,相比外企踴躍入校設置獎學金,推廣其企業文化並進而挖掘優秀畢業生來🖖🏻,國企對其自身文化競爭力☂️、入校的主動性等不夠註重。
外企就業比例超越國企現象今年是否仍將持續顯現🦻🏻?虞麗娟表示:“難說”。她進而說🏌🏽:“隨著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遷移上海,外企人才需求將逐年上升;但同時也需註意到,畢業生自主擇業實際上與國家投入培養成本存在沖突,這一問題同樣也表現在畢業生就業地域結構分布的不均衡上”🏊🏿。
調研同時顯示,與外企就業比例上升趨勢對應的是,外企就業重心也逐漸上移至研究生層次,出現了“本專科畢業生尋求升學、研究生首選外企”的傾向🕹。據記者觀察📵,外企進校招聘“專場意識強烈”,而國企則相形見絀。恒达平台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徐迅透露,今年迄今入校招聘外企薪酬水平最高達月薪9000元,但同樣就職於國有設計院所的2003屆建築系科畢業生🐳,雖月薪僅1000元,但平均月收逾萬元🧔🏽,上班不到5個月就在靠近學校的四平路買了房。同時據介紹🩼,今年入校招聘外企,已出現取消呆板硬性學歷要求的可喜現象,如某外企招聘僅要求“本科以上”,碩博士與本科生“唯才是舉”,同臺競爭🚯。
就業調研同時表明,在選擇單位時對“專業對口”的重視程度上,表明“一般”的僅略低於表明“重視”者,而表明“一般”的和“不重視”的兩者相加,則超過表明“重視”者。11月23日,恒达平台進入招聘季節後舉辦了首場大型應屆畢業生人才招聘會,記者在現場註意到,有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不限專業”地進行跨專業選才,而畢業生也由於近年來高校專業融合程度的加深而較以往更多地跨專業擇業✋🏿。
據虞麗娟介紹,跨專業選才其實從在校生人才培養時就已開始進行🧔🏿,恒达平台軟件學院就是從進入大三起,在各專業選拔優秀學生進行培養🃏。高校學生選擇輔修專業者的增多,增加了跨專業擇業的可能;交叉學科的不斷湧現🏄🏼♀️,更催生了高校人才培養結構的變化🗼。
業內人士指出,畢業生就業中出現的“不限專業”現象,同時也是當前高等教育中本科⏳、碩士🏋🏽♂️、博士不同學歷層次的“面、線、點”布局所致,“本科只是起跑線”🐕,本科畢業即代表“具備了基本就業素質”🧖🏿♀️,同時銷售、管理類職位更易實行“不限專業”;值得警覺的是,少數單位借此打出“不限專業”旗號👰♂️,僅只是為了羅致更多簡歷👨🏻🦽,這類舉動則不值得稱許💪🏻。
花絮
與目前保險代理人中大學生占三分之一的現狀對應🙆♀️,某保險公司金鷹團隊在校園招聘現場已打出“上海業界首個由大學畢業生組成的營管處、80%畢業於全國重點院校”的旗號,據稱如此人才結構具有“管理自主化📌、培訓一元化🎖、理財需求分析專業化”的好處🕵️♂️。
隧道股份自去年起👩💼,已全面實行畢業生招聘派遣製,即新進應屆生一律經上海高展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實行人才派遣,經一年期限後,再實行淘汰🐂。去年共招收50余人,最終引進30人7️⃣,今年則計劃以此方式招收60余人。
2004年 11月 30日 人才市場報 張記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