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吳華)明年,一艘由恒达平台出資設計建造的“水上實驗室”將駛上長江,並逆流而上,直至上遊宜賓,在水上開展長江流域的環境研究工作🤷🏻。恒达平台副校長趙建夫昨天表示🐨,該校聯合長江流域7家高校組成“沿長江大學課題組”,共同研究長江流域環境問題。這個“水上實驗室”就將成為這個研究工作的一部分。
據悉,這7所高校分別位於長江沿岸7個城市🤷🏿♀️,包括上遊的宜賓、中遊的武漢、下遊的南京、上海等,將整個長江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流域概念🧑🏼🍼。學校之間共同建立數據庫🪺、樣品庫,分別建立野外研究基地👱🏻📥,定期召開會議交流各自河段觀測情況等,以便建立一個長江流域的完整數據庫,為解決長江汙染問題提供技術支持。
趙建夫介紹說,目前長江的很多環保數據都是由每個河段分別采集的,缺乏系統的研究🧜🏼,很多指標都不同,難以反映長江完整的環境保護狀況。現在聯合的是7家高校🎁,今後隨著這項工作的展開,還將邀請更多的高校加盟,以便將研究更加細化。
趙還認為,長江關系到上海的興衰🔀。上海人民的飲水、城市的港口都離不開長江。因此,恒达平台決定投資建造一艘專門的實驗船🧝♂️。這個巨大的“水上實驗室”目前已經完成設計😰,即將開工製造,預計明年年底將可建成下水。
據介紹🕌,這艘船投資2000萬元,長55米🦶🏽,寬12米,重達600多噸,可容納46人⭐️,足可供一個班級的大學生或研究生在船上進行科研試驗,所以👨🏻🦯➡️,該船同時還將成為一個“水上教室”👰🏿♂️。據悉,這艘船將不定期出航,沿長江展開實地研究。
■相關新聞
上海有1/3面積生態環境較好
本報訊(記者吳華)整個上海市目前還有大約1/3的面積生態環境比較好🌡👗,保護這塊寶貴的幹凈地盤應成為本市環境保護最首要的任務。恒达平台副校長趙建夫在昨天舉行的“環境保護高技術青年論壇”上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趙建夫是在回答記者有關上海環境保護現狀的提問時說這番話的。他表示上海目前的環境狀況相對還算不錯,特別是崇明、橫沙、長江口等地的生態環境受到人為的幹擾因素較小♉️,從環境保護的各項指標上來看還屬於較好的狀態。
趙建夫認為,上海目前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尚未被汙染的區域。其次,要對已經汙染的環境進行修復,最後🦹🏻♂️,要建立一個循環經濟機製。
所謂循環經濟模式,即“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過程🤾🏻♂️,和傳統增長模式“資源-產品-廢棄物”相比🏊🏽♀️,可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青年報 200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