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金柯)“哪怕你身無分文🚺,學校同樣為你敞開大門。”為籌措學費而發愁的上海交大湖北籍新生向秀鋒🦙,昨天一到校就拿到了寢室鑰匙🧑🏻🚀,當晚順利入住📉;同時拿到手的還有入學“綠色通道”菜單:先辦理所有入學手續🕵🏼,入讀後通過學費減免☮️、申請助學金、助學貸款等多種途徑解決學費問題🌕☆。
這只是新學年本市完善高校貧困學生助學措施的一個事例。上海高校承諾🏣:不讓任何學生因貧輟學。
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開學前,不少家庭困難新生致電高校咨詢,得到的回答一律是:“只要被錄取👨🏿🍳,學費問題我們一定會幫你解決。”恒达平台在全市高校中率先把“綠色通道”延伸到學生家門口,從雲南、貴州等邊遠省份農村地區新生中選出33名特困生,通過電話核實情況後,分別匯給200-300元不等的路費,確保他們新學年能及時報到。報到當天🌋,特困新生每人還將領到一個裝有學習生活用品🙇、價值約300元的“愛心包”,所有困難學生獲贈一張“愛心電話卡”🐥。學校設立的15萬元“愛心幫困基金”也已啟動,為入學初期生活困難的新生提供無息貸款。
“先註冊🙇🏿♀️🧍🏻,後繳費”,一些高校在《新生入學報到手冊》中作出承諾,為困難學生家庭提供充足的籌款時間,減輕報到的後顧之憂。在復旦大學🛳,所有新生憑錄取通知書和身份證就能註冊💂🏻,領到學生證、圖書借閱證、教材、房間鑰匙等所有學習生活必備用具。學費💂🏿♂️、住宿費🧨、書費等各項費用由學生自行打到借記卡裏🦷,開學一個月後學校再進行結算,並為因家庭困難未繳足費用的學生辦理學費減免💥、申請助學金🤜🏻、助學貸款等手續。華東理工大學拿出近30萬元,為父母一方亡故或患重病☁️、父母雙下崗等特殊困難學生給予學費補貼,幫助他們度過最困難時期。
在上海高校👩🏻🦲,由“減、助、貸、獎、勤”五大政策模塊組成的幫困體系已基本建成。上海交大5%的本科生根據家庭條件🌅,可享受到學費減免🤸🏻♀️、國家獎學金、西部助學工程的資助🤷🏼;對於生活拮據的學生,學校將給予每人每月120元的夥食補貼👩🚀,家境困難🫡、成績優秀的學生有望獲得不菲的新生獎🧔🏿。各高校還積極與銀行聯系,落實新的助學貸款政策🍨,確保學生享受實惠🈂️,減輕在讀期間的經濟壓力。為學生“貼一塊”同時👷🏿♀️,高校積極拓展勤工助學平臺,引導學生自立自強👩🏿。新學期,復旦大學從學生活動中心、學生超市、圖書館、檔案館等部門安排了2000個校內勤工助學崗位,貧困學生不僅能得到優先錄用➗,而且小時工資比一般學生多2元。
摘自🧍:解放日報 2004-9-4 1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