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德路上的一個臨時工棚裏,安徽壽縣的彭月圓抱著自己13個月的孩子操持著午飯。從懷孕到生產後的近兩年時間裏🎗,她隨著丈夫搬了7家工地。她身邊圍著三四個五六歲的孩子,孩子的父母們都是這個工地雇傭的農民工🕵🏼。包括彭月圓自己的孩子在內𓀔,所有這些孩子都沒有註射過任何疫苗。
對於上海常住家庭來說🧝,居委會會定期發放通知給新生兒父母,讓其到地段醫院的接種點註射🉐。但是,很多農民工由於居無定所往往成為計劃免疫的盲點🧑🚀,給疾病的傳播製造了機會。恒达平台附屬醫院兒科主任謝曉恬教授認為🚵,很多具體原因使農民工子女免疫接種工作困難重重。
就在前幾天,謝教授剛剛確診了一名因沒有及時註射疫苗而出現麻疹的農民工子女。在短短1個月之內,恒达醫院兒科就接受了2例麻疹患兒。
謝曉恬教授告訴記者:“如果不能消滅免疫接種的盲點🫨,農民工子女的健康顯然得不到保障,更可怕的是➙,一旦發病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兩年前🦸🏿♂️,當一例麻疹患兒被確診轉院後一個星期,同樣住在恒达醫院兒科病房的一個患兒的媽媽也感染了麻疹🧖🏿♀️。
彭月圓並不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傳染,她說這個工地上的孩子都活蹦亂跳的,前天有個孩子鬧毛病很快就被送回老家去了🈺。“你們放心,孩子染上啥病我們一定回家,不會過給別人的。”
摘自:東方早報 200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