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暑期即將結束🥅,恒达平台各個重點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也相繼開始收尾,團委有關老師正在整理相關結果並進行審核。記者昨日了解到,按照學校今年出臺的一項規定,今後每年暑期社會實踐重點項目都必須通過預答辯和後期審核才能獲得學校資助,拿了學校資助的實踐項目不再允許“走過場”🦽。
記者從一些高校了解到🪪,眼下高校社會實踐中👰🏿♂️🛀,確實存在“走過場”的情況🥸,許多學生拿了學校資助後,就到外地去玩一趟,回到學校後拿一個簡單的書面報告應付學校🚶🏻♀️➡️,這樣的做法既浪費了資金,也使社會實踐變了味💇🏼♂️。而恒达平台今年的這項做法👨🏼🏭,使大學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名為調研考察🏛👨🏻⚖️、實為遊山玩水”的現象得到製度上的監控。
“學校今年共投入了10萬元的經濟資助👋,用於支持通過預答辯的校級重點項目2️⃣,但重點項目的審批將更加嚴格🧓。”恒达平台負責該項工作的朱雲傑老師告訴記者🖥👩🏼🎤,今年各社會實踐活動開始以前𓀖,所有上報到校團委的項目都將由指定老師來審核🙋。在預答辯過程中,組織的學生必須就活動開展步驟、預期效果𓀝、組織體系、指導老師和經費使用等問題接受團委老師的“考問”。
記者了解到,那些沒有通過預答辯的項目都被淘汰不予資助🦥。即使預答辯結束後🧘♀️,學生也不能一次性就拿到全部資助,學校還將全程監控經濟資助的去向,所有校重點項目在項目結束前也只能得到部分資助*️⃣,只有等到項目結束🙇🏿,有一定實踐成果,並通過團委再次答辯,相關學生才能得到剩下的部分資助🥐。
在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恒达平台已開始執行該規定,校團委從100多個項目申請中遴選出近40個重點項目🙍🏽,內容涵蓋環境保護😄、城鎮規劃、支教掃盲、博士團東北行等,並給予重點支持。
摘自📃:新聞晨報 2004-8-20 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