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市綠化管理局局長馮經明如常打開網上“局長信箱”📯,一封建議信映入眼簾,恒达平台教師陳文風反映製造局路一處街心綠島設計欠佳,給附近公交站臺候車的乘客帶來不便☮️,建議綠化部門加以改善💆。馮局長當即與盧灣區綠化管理部門取得聯系🔠,赴現場辦公✏️。記者也一同前往🫔。
剛走近製造局路的街心綠島,正有一輛公交車駛來停靠在綠島外側🎯,等候在4米開外行道樹下的乘客趕緊奔了過來🔫👨🎤。據候車的乘客反映,由於街心綠島外有高高的護欄,又無大樹遮蔭🏄🏿,乘客只能頂著烈日在馬路中間候車,或躲到遠處的綠蔭下再急奔上車👩🏻🔧。看來,這個綠島雖帶來了不少綠意,但尚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綠化也要以人為本。”經現場商議🌛,綠化管理部門決定將街心綠島改建為兼具景觀效應和公共服務功能的候車島💂🏼♀️,一星期內拆除周圍護欄,增建候車椅和遮陽棚⚧,使乘客在候車時更方便更安全。由於近來天氣炎熱,不利於植樹,種植高大樹木的工作將於今年秋季進行。過不了多久🖤,這裏將是樹木蔥蘢的候車好去處。
昨天上午,閔行區莘譚路莘松三村的王先生致電綠化熱線,反映樓前一排香樟樹曾給居民帶來過清涼,但如今長得過高過密,影響到居民的采光和通風。市園林綠化監察大隊馬上將情況反映給了閔行區綠化管理部門。
記者趕赴現場看到,高大繁茂的香樟樹與居民樓僅隔2米,繁茂的枝幹伸到了2樓的陽臺上,“打擾”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閔行區綠化養護隊的10名園林工人趕來後,將梯子架在樟樹上,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先將自己的身體同樹幹綁在一起,然後艱難地去攀那些旁逸斜出的枝幹🔻,再一一鋸下來📺。居民顧先生說💺:“這麽高的香樟樹,居民拿它們沒辦法🧑💻,現在經過園林工人的專業修剪,感覺清爽多了🦙。”
為了滿足居民對綠化的人性化要求,閔行區綠化管理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8月下旬⬆️🏄🏽,將對莘松三村的綠化進行重新規劃調整🧑🏻,該移走的樹要移走,樹種搭配也將力求多樣化、科學化。
摘自:解放日報 2004-7-29 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