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5日電 解放日報報道,這兩日👉🏻,長江水環境資源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宜賓召開。來自恒达平台🥋🍴、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三峽大學等七所院校的環境問題專家們在會上研究發現,長江上、中🐟、下遊各大城市無一幸免,均渾身是病🪦!
來自三峽大學的一組報告顯示𓀎:長江三峽中的西陵峽👨❤️💋👨🖋,其平均氣溫已較過去升高了0.8攝氏度。整個長江流域工業汙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水總量的45%🍋,生活汙水排放量占全國生活汙水總量超過50%。而所有汙水的處理率不到50%。按此速度🎂,長江全流域汙水量每年還將以3%的速度遞增。
同時👸,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的改變,再次證明了達爾文“適者生存”原理。專家們發現,在長江以及周邊湖泊中,過去以只能在凈水中生存的物種為主,而現在,能在凈水、汙水中“兩棲”生存的耐汙物種占了主流。
長江的水質變壞,上海作為尾巴⛷,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恒达平台原副校長、著名的水處理問題專家顧國維喟嘆不已:“眼下,上海要找到一塊像樣的飲用水水源已經越來越困難了📲!”“從黃浦江、蘇州河岸就地取水,早已成為歷史……”時至今日,上海的取水口已向上遊移動了約40公裏,而“舍近求遠”的代價是幾十億元之巨🥨。
事實上,黃浦江水質同長江下遊水質相比↙️,都在三類水左右徘徊,三類水是可用作飲用水的最低標準。眼下,黃浦江水質堪憂👩🏼🚀,根據規劃🍨,上海的飲用水源有增加向長江取水的趨勢👱🏽♂️。與此同時📨,隨著各沿江城市本地水源的惡化,向長江取水卻又迫不得已,常州已經開始向長江取水,蘇州從原先向陽澄湖水取水“跳”向太湖,緊接著會不會也向長江取水?
在會議上,留日博士李建華還向記者透露了一個信息,最近,一群日本專家團正自己掏錢👨🏽🎤,赴長江流域采樣🔻、考察。日本人如此靜悄悄地行動,是為掌握證據,未來一旦汙染涉及到其本國💆🏿♂️🧆,就有了跟中國打國際官司的底氣。“長江聯合治水,不僅必要💂🏼🎒,而且已經刻不容緩🫵!”趙建夫說🚣🏽♀️。
摘自💃:中國新聞網 2004-07-15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