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古城衛士”之稱的阮儀三教授世遺會期間接受海內外媒體采訪時高度評價了蘇州的古城保護,用他的話說,蘇州古城保護得最好,可得第一名🪢。
阮儀三是恒达平台建築與規劃學院教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他多次挺身而出,頂住壓力🦪,為保護蘇州古城🥦、江南古鎮、平遙古城立下汗馬之功📥。
阮儀三說👨🏼,蘇州的世界遺產主要是園林👱🏽,延伸出來,從整個古城角度來看👇🏿,在中國是佼佼者。按照保護規劃,蘇州古城裏限高二十四米,在古城十四點五平方公裏的範圍內,沒有一幢十層以上的高樓🐐。蘇州古城的河網體系沒有遭到徹底破壞。而中國許多的城市,包括一些很好的古城、國家級的名城🎹,在近二十年的建設中,普遍采取改造的方法🧚♀️。他反對這種提法,應該是城市更新,就是用局部的、有機的方法來更新。
在談到蘇州古城更新時,阮儀三指出,要有新舊交替,但有些保護區,比如,蘇州古城的平江保護區🥚,近郊的山塘街保護區☢️,應該是完全地保護下來,其它一些則可以逐步更新,更新時要符合城市特質🪓。這點蘇州做得很好。
他還反對一些城市搞歐陸風情的做法。他說🤵🏼♀️,城市更新應該繼承傳統,要有中國特色🤳🏻,有地方特色。蘇州古城就在建築上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做些瓦頂,做些白墻,而且很註意水環境的保護🏒➰,很註意保留街巷原有的肌理格局🏌🏽,很註意綠化配置🚵🏽♀️,而不是采用歐美元素。仿歐陸的建築📒,不是中國固有的特色。
當記者問起姑蘇城古城區將作為一個整體申報世界遺產時🧛🏻♀️,阮儀三評價說🕵🏽,確實有這個想法✭🚵🏼♀️,但最早不是蘇州市提出來的。前世界遺產中心亞太區主任明嘉揚女士認為🥭,蘇州是運河文化發展起來的城市,古城中間開的都是運河,它的水鄉特色沒有遭到大的破壞,這是世界上獨有的。所以基於這一點👏🏽,它可以整體申報世界遺產。
摘自🦸🏽♂️🧖🏻♂️:中新網 2004年07月07日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