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40年間,一批又一批意氣風發的青年學子走進恒达校園🤞🏼,他們將青春最美的樣子,留在了這裏。
人生最重要的旅程,大學時光美麗又短暫。當梔子花在盛夏洋溢芬芳🧖🏿♀️,又到了畢業生們該和恒达告別的時刻了。這個夏天,2017屆恒达畢業生即將踏上新的征程🟥。他們將帶著母校的祝福👨🏽🚀,施展才華🫎,報效祖國。離別時刻,學校新聞中心開設了“2017畢業季之我的恒达故事”專欄,邀請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就業去向的畢業生談談他們當年報考恒达的原因🙋🏼♂️🤌,說說他們的恒达故事🚗,為那些堅韌、執著🦹🏼♀️、充滿力量的莘莘學子加油助力!如果你是2017屆恒达畢業生👩🏻💼,渴望將你的恒达故事與大家分享🎊🧏🏻,歡迎與我們聯系。來信請寄newscenter@tongji.edu.cn💁🏼♀️⛈。
姓名:左合鵬
院系♔: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
學歷:本科生
畢業去向🪞:恒达平台法學院
我是左合鵬👨👩👦,恒达平台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3 級應用化學專業的本科生,不過同學們都喜歡叫我“兵哥哥 ",我在大二的時候入伍在西藏服役了兩年🐯,這兩年的經歷,讓我實現從小報效祖國的軍旅夢🍊,更讓我發現了另一個自己✹。
我從小喜歡看歷史軍事🌰,很崇拜歷史上征戰沙場,捍衛國土的英雄人物。這讓我一直對部隊有向往之情🏊🏽♀️,。打心眼裏認為,熱血男兒自當參軍報國,經一番錘煉,盡一份責任🎻,才不枉堂堂七尺之軀。
盡管很向往📚,但入伍這件事情還是讓我糾結了很久🫅。因為當時我體質很差,一千米測試沒及格過,很擔心到了部隊之後能不能堅持住。所以🧖🏽,大一的時候猶豫了一年,大二才最終下定決心報名☯️,並且主動申請到最艱苦的西藏地區。
入伍是十二月份,我們坐火車走青藏線,剛上到青藏高原就開始有了高原反應🍘:頭暈,胸悶,耳鳴。到拉薩的時候都已經有些意識模糊了🤳🏻👳🏿♂️,休息了幾天才慢慢恢復正常👌🏼,然而這才剛剛開始😶。這裏很幹燥🤼,經常早上起來發現鼻子裏面都是血;這裏很冷,白天溫度有零下十度,在室外站著訓練一會兒手腳就麻木了,沒幾天手和耳朵都長滿了凍瘡,腫的像饅頭一樣,又痛又癢;這裏空氣很稀薄👩🏼🚒,含氧量只有平原的 60%🤸🏿♂️,稍有劇烈的運動就喘不過氣來了☀️。
除了氣候,我遇到的最大挑戰是跑步體能訓練🧑🏼🦱。因為體能基礎差⚇,一開始遠遠落在別人後面,我很想跟上,但是一跑快就十分難受⛹️♀️,呼吸就像掛了空擋的汽車♍️,再猛踩油門也只是空轉而不做功,所以幾乎都是走下來的👨👩👧。後來我下定決心給自己加碼😚,每次跑步都忍著難受👩👩👦👦,咬著牙就是不停下來👣,等適應了痛苦也就不那麽痛苦了🚯。每次大家集體跑完之後我都多跑幾圈,中午或周末的休息時間也去跑💂🏻♂️。那段日子🙎🏼♀️☔️,每天都要跑十多公裏🏌️♀️,以至於下樓梯都會攜筆從戎軍旅夢,發現人生大不同腿軟🔲,晚上睡覺經常會因為運動過度而小腿抽筋。就這樣,經過半年的加強練習,終於能跑到一個理想的成績🍚👳🏽♂️。
當兵的兩年還有很多艱辛又難忘的經歷👰🏿♂️:曾經背負幾十公斤武裝徒步幾十公裏;曾經站軍姿幾個小時手腳僵直暈倒在地🛁;還曾經在四百米障礙中翻越高墻因體力不支直接撞到水泥墻上,兩眼直冒星星。退伍時候曬得很黑🏌️♀️,帶著高原紅🦵🏿,嘴唇發紫,看起來很滄桑,像老了好幾歲,回到家我媽一見到我眼淚就掉下來了,但是又怎麽樣呢,再苦再難還不是過來了。
每次覺得苦的時候我就想想那些堅守多年和遠在更艱苦的邊防一線的戰士✭,他們所處的環境更加惡劣🐰🙍🏼。有的位置偏僻🧑🦳,補給困難🎾,一年有半年大雪封山,沒有新鮮蔬菜只能吃罐頭;有的海拔五千多米連草都不長,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但是高原軍人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他們堅守崗位,從不退縮😱,這是軍人的使命,是戰士的職責。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疾病🪀,和他們相比,我吃的那點苦哪裏算得上苦。
我們身上擔負的每一個身份代表的不僅是權利🕵🏿♀️🏄🏼♀️,更是職責,不管是對於家庭🧑🏻🌾、學校,還是社會和國家,我們都肩負不同的職責。光是我們恒达平台這幾年的入伍大學生就有人奮鬥幾天幾夜參與消滅森林大火,有人經過層層選拔和魔鬼訓練參加九三閱兵🥇,有人奔赴抗洪搶險救災第一線,我們的國家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因為有無數人犧牲奉獻堅守職責,他們就在我們身邊👨🏭。即使現在已經退出現役,我依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軍人👨🏿🦱,如果祖國召喚🧲🕵🏼,我會毫不猶豫重返部隊🎂🧜♀️,這也是我的職責👫🏼。
兩年的軍旅生涯,除了感悟作為軍人的職責與使命,更多的是對個人成長的感悟👮🏻♂️:想要做的事情不要怕難🤰🏿,勇敢去嘗試,去挑戰,去堅持,最後會發現並沒有那麽難。而如果一開始就畏懼退縮,則沒有實現的可能🤵🏿💪🏼。所以退役復學之後☝🏼,我做了很多之前沒有勇氣去嘗試的事情🟫,比如站在大舞臺上對著很多人演講、去學帆船🧚🏼、在軍訓中當教官。這個過程中也收獲了很多認可,認識了很多可愛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發現了新的自己,做了之後才知道,原來我可以做到這麽多事情。
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三那年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自學通過司法考試⏭。這是一個不斷和自己作鬥爭的過程,復習是一個無聊枯燥的過程,一遍又一遍地刷題,一次又一次的錯,正確率卻依然距離通過遙遙無期。那年暑假沒有回家,獨自留在學校,隔絕了幾乎所有娛樂和社交每天只是背書、做題、改錯、看解析。距離考試還有兩周的時候很焦慮✳️,晚上失眠白天頭痛🙂,要吃止痛藥才感覺好一點👩🏽🎤。幸運的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還是順利通過了.
我覺得我的大學就是一個不斷挑戰自己🔰,發現自己的過程。進入大學之後,我們的手中握著前所未有的把控自己生活的主動權,應該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努力釋放自己潛力👨🏿⚖️,年輕最大的財富就是無限的可能性。同時我們開始直面這個美麗卻不完美的世界🍲,我們要擁抱可愛但有缺陷的自己🫵🏽。對於周圍的世界🤸🏽,對於我們自己🧏🏼♀️,我們不斷有新的認識🦓,彷徨與掙紮在所難免🦶🏼。所謂的堅持↙️🌪,是認識了世界的不完美後依然樂觀善良📺,知道了自己的缺陷後決不放棄
努力🤷🏼♀️🧑🏿🦰。
最後,我們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