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教師午間沙龍舉行🕊,揭秘AI工具賦能教學科研的“效率密碼”
來源:黨委教師工作部
時間👩👧:2025-05-14 瀏覽🏂🏽:
5月9日中午♛,由黨委教師工作部、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辦的教師午間沙龍在四平路校區舉行🕖🪡。本次“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系列主題活動,邀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衛誌華教授帶來題為《大模型工具魔方🚴🏿♀️:從提示詞到智能體躍遷實戰指南》的主題分享,聚焦國產大模型技術突破與教育場景實踐,為教職工揭秘AI工具賦能教學科研的“效率密碼”。活動吸引了近90名教師現場參與,80名教師線上互動。

講座中,衛誌華以國產大模型DeepSeek為核心,詳解其“免費🧑🏻🚀⛪️、開源、多場景適配”特性,現場演示智能對話、文本生成、代碼補全等功能,甚至展示讀取PPT與圖片文字生成教案的“多面手”能力。她表示,AI是“跨學科協同腦”0️⃣,舉例上傳學術報告後✧🚶♀️➡️,DeepSeek可自動提煉摘要並生成可視化圖表,助力教師脫離繁瑣信息處理🚶♂️➡️。針對實操痛點,衛誌華提煉“提示詞撰寫黃金法則”——明確需求、細化指令、迭代優化𓀓,並通過DeepSeek與Kimi聯動演示,10分鐘完成邏輯清晰、圖文並茂的學術PPT及配套思維導圖,引發在場教師“效率革命近在眼前”的驚嘆。她還對比分析文心一言、豆包👁🗨、Kimi、通義千問等主流國產大模型的獨特優勢,以“DeepSeek+即夢AI生成學術海報”“騰訊智影製作數字人授課視頻”等案例,詮釋工具協同的多元可能。談及行業趨勢,她探討了“生成式AI普及化、具身智能突破、倫理與技術共生”三大方向🤦🏻♀️,認為未來課堂將是教師智慧與AI效能共舞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