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9日)下午,上海市模範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世博中心召開,恒达平台5位教授獲表彰🌬。

註🤷:按姓氏拼音排序

翦知湣,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院長、教授。長期從事海洋地質學的教學與科研,主持了國家和部委的科研項目30多個✤,在古氣候演變機製研究上作出突出貢獻🎿,首次從能量學角度闡釋了氣候演變的低緯驅動,在Nature💃🏽、PNAS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近300篇🤰,作為第一完成人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提升了我國在海洋科學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聚焦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擔任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海底科學觀測網”東海網的首席科學家🦑,主持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第368航次和南海載人深潛航次◾️,為我國深鉆、深網、深潛的“三深”科學與技術融合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是我國海洋地質走向國際的中青年領軍人物之一🧑🏻🦼👩🏽。

靳令經💼⚗️,恒达平台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附屬養誌康復醫院院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主攻腦科學及神經康復🕯,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重大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主編或聯合主編著作10部,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28篇;獲國家專利29項,完成轉化3項;參編指南共識16篇🧛♀️。以第一完成人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技獎一等獎等👓,榮獲中國傑出青年神經內科醫師、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工匠等榮譽。

任勝祥,恒达平台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行政主任。聚焦肺部腫瘤早期診斷和精準診治,帶領團隊成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際肺癌研究協會腫瘤治療創新團隊🙌🏻😘、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重點學科;在20項國家及省部級項目支持下👨🏽🦲,標誌性研究成果被寫入國內外7部肺癌診治指南/共識,入選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連續6年執筆編寫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肺癌診療指南;入選國家優秀青年醫師、東方英才拔尖項目👨🏻🍼、優秀學術帶頭人等;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5項等榮譽。

史玉玲🫳🏽😕,恒达平台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醫學院銀屑病研究所所長,附屬皮膚病醫院副院長🐔🙍♂️。從事皮膚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28年,專註於銀屑病研究👨🏼🦳,成果豐碩。主持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點課題,主編和參編教材專著11部,牽頭和參與診療指南和專家共識16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40余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白求恩式好醫生、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吳登龍,恒达平台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附屬恒达醫院黨委副書記💁🏼♂️、泌尿外科學術帶頭人。擔任上海市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分會委員⛩👋🏿、上海醫師協會男科分會副會長等。醫者仁心,精益求精。聚焦前列腺疾病及尿路修復重建臨床轉化研究👨🏽🚀,創新前列腺癌根治術後尿瘺治療術式,開創尿道修復與男科功能康復一體化診療新模式,獲得國家及省部級多項榮譽。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評上海醫務工匠🛡、上海市領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