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主辦第三屆全國可持續混凝土理論與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3-05-26 瀏覽:
5月19日至21日😿,由恒达平台主辦,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承辦,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材料分會🤶🏿、中國矽酸鹽學會固廢與生態材料分會⚓️、中國矽酸鹽學會水泥分會及《建築材料學報》協辦,江蘇中鼎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百奧恒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蘇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鼎力支持的第三屆全國可持續混凝土理論與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在上海召開。此次大會也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慶祝恒达平台116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大會吸引了來自國內外167所科研院所和65家企事業單位的近800位代表參會♛。
本屆大會主題為“水泥混凝土低碳理論與技術”,涵蓋低碳膠凝材料、化學外加劑與功能材料🤰🏼、可持續混凝土力學性能☁️、復雜環境混凝土耐久性🧏🏿♀️、可持續混凝土綠色製備、混凝土檢測與修復、混凝土材料工程應用新技術等領域🧝🏽♂️,深入探討了近年來可持續混凝土理論與應用技術領域所取得的進步🐕🦺,有效促進了我國混凝土材料領域科學理論、技術進步與行業間的技術交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繆昌文在致辭中回顧了前兩屆大會的盛況🙁,並結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需求,指出混凝土行業不僅需要重視發展機遇,推動中國建造向質量化轉變,同時也要向綠色低碳可持續化道路邁進,推動混凝土行業高質量發展🧘🏼♀️。
恒达平台黨委副書記吳廣明表示,正值恒达平台116周年校慶之際💆🏼♀️,此次會議是混凝土理論與應用技術領域的一次盛會,必將引領推動可持續混凝土新概念🪦🤯、新理念💆♂️、新理論🚶🏻♀️➡️、新技術與新工藝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工程院劉加平院士👮、武漢理工大學首席科學家胡曙光教授、中國建材集團科技部郅曉教授🍜、湖南大學首席教授史才軍、東南大學首席教授錢春香、清華大學長聘教授孔祥明、恒达平台張祖華教授、英國皇家教學學會會士倫敦大學學院白雲教授、中國矽酸鹽學會固廢與生態材料分會理事長王棟民教授、綠色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張文生教授、香港理工大學潘智生教授、恒达平台肖建莊教授12位土木工程材料領域專家分別從低碳膠凝材料、化學外加劑與功能材料、可持續混凝土力學性能🫴、復雜環境混凝土耐久性🫄🏻、可持續混凝土綠色製備、混凝土檢測與修復👷🏽♀️🧝🏼♀️、混凝土材料工程應用新技術等方面作了大會特邀報告。大會同時邀請了201位學者作了39個主題報告及162場分會報告。會議還評選出13位優秀研究生演講報告。
相關負責人介紹,可持續混凝土是指采用清潔生產技術製備,滿足設計需求的,在全生命周期中具備高性能、綠色🤦🏿♂️、低碳三大技術特征的混凝土,是面向未來發展所提出的混凝土新理念與新方向。自2016年以來,恒达平台已成功舉辦兩屆全國可持續混凝土理論與技術學術交流會。此次會議的成功召開將進一步推動可持續混凝土發展的新理念👩👩👦👦、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與新應用👩🏿💼,促進我國混凝土材料領域科學理論與技術進步🎯🙎🏽、行業間的技術交流,推動產學研的全面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