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28項成果(人)榮獲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1項
來源:科研管理部🫐、黨委宣傳部
時間:2023-05-26 瀏覽👨🏻✈️:
在5月26日舉行的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共授獎316項(人)。以恒达平台為第一完成單位的28項成果(人)獲獎,其中包括一等獎11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
在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11項成果中👛,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3項,分別是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高紹榮主持完成的“早期胚胎發育的調控機製研究”,附屬恒达醫院程黎明主持完成的“脊髓損傷分子病理與修復機製”,附屬口腔醫院王佐林主持完成的“頜骨成骨新機製及其應用研究”⏬。
自然科學獎(7項)
獲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分別是土木工程學院石振明主持完成的“建設工程復雜巖溶精準探測與基礎施工質量檢測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土木工程學院馮世進主持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界面剪切特性測試與宏細觀模擬關鍵技術及應用”。
技術發明獎(4項)
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6項,分別是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何良華主持完成的“復雜條件下視頻理解與傳輸關鍵技術及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研究”、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杜豫川主持完成的“城市停車全域數字化與管理智能化關鍵技術及應用”、汽車學院樓狄明主持完成的“餐廢油脂生物柴油製備及車用關鍵技術”、汽車學院熊璐主持完成的“汽車線控製動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童小華主持完成的“空天地運動體高精度高速視頻 測量關鍵技術與重大工程應用”🆔、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的“敏感環境地下空間開發微變形控製關鍵技術及應用” 🍆。
科技進步獎(14項)
多年來與土木工程學院呂西林院士、李國強教授、陳素文教授等開展科研和人才培養合作,為培養防震減災領域領軍人才、促進中日深層次科技交流作出傑出貢獻的國際建築減震控製領域頂尖科學家、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榮譽教授和田章,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
此外,獲自然科學獎二等獎4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科學技術普及獎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獎三等獎3項。
科學技術普及獎(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