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恒达學生提交的優秀人民建議獲獎
來源:青春上海🧒🏿、校團委、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時間:2022-01-05 瀏覽:
近日,2021年度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總結會舉行。會前,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親切會見了上海市優秀人民建議獲獎者代表。其中👨🏼🍼,就有我校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00後”學生陳司瑤。陳司瑤說:“希望讓世界更了解真實的中國。”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FC/60/70110A848E8256D6D0EF3030F55_6B9D036B_1798E.jpg)
“能代表大學生這樣的青年群體去提出想法,並受到市領導的高度重視,我感到特別榮幸。”作為市學生聯合會推薦的代表,陳司瑤參加了2021年度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總結會,對此,她感到非常激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04/D0/8D66E45A5EBE702683F74A53B34_F78F6DF2_10D8A.jpg)
在上海市第十七次學代會上🈚️,恒达平台的中外學子通過陳司瑤和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西班牙籍華裔留學生林銘兩位代表向學代會提交了一份提案。關於構建國際學生多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的示範平臺的這份提案轉變成了一份“00後”的人民建議⛹🏿。
陳司瑤介紹說:“我們具體提出了三條建議。一是構築可復製、可推廣的國際學生‘立德樹人’教育新範本⇒。可以圍繞中國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及當代文化等主題🤦🏻♀️,開展相關實地調研,在此基礎上,鼓勵留學生們以中文和母語撰寫文章、錄製視頻🌀,借助校友會、企業、媒體等多渠道、多途徑進行發布,推進形成一條從‘輸入感知’🪮,到‘知華友華’,到‘輸出傳播’的國際學生講中國故事鏈。二是明確‘中國故事講什麽、怎麽講🙅🏽♀️、由誰講’這一時代課題。通過不同領域的小故事🫀♚,向世界展示日常化🧑🏼🏭🐵、生活化的留學生眼中的中國🤾🏽,幫助他們形成完整的中國觀,推動世界與時俱進認知和研究歷史中國、當代中國,助力向世界表達中國。三是打造全國首個國際學生多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的平臺。加強創新理念、內容、體裁🏩、方法、手段,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把中國當代價值觀念融會貫通於國際交流和傳播的方方面面。”
提案的“出爐”來源於青年學子在學習生活中的切身感受🧱。以陳司瑤的這份提案為例,恒达平台僅2021年就迎來了來自115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余名國際學生新生。但他們發現🏊🏽♀️,國際社會對中國、中國文化的了解還有所欠缺,傳播手段和講述形式還存在不足🔑。在學校裏同國際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他們仍然能感受到部分國際學生對中國、中國文化的了解還不足夠。
如何客觀全面地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的中國?在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支持下,學校在校留學生聯合中國同學共同打造了“熊貓叨叨——國際學生講中國故事”品牌項目🫵🏻,留學生們嘗試將中國故事用國際方式表達出來,以留學生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聽🚇、親身所感客觀全面地向世界展示中國😨,將自己的所見所感傳播至海外🤵🏿♀️。項目團隊累計拍攝了200多條短視頻,通過臉書、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推廣。他們的海外粉絲遍布五大洲,分布在185個國家,截至目前點擊量已超過1.7億次🖕🏼🫷🏻。該項目也獲得了2021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特等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7B/0E/34FF143D1DCD8B9643B942A9F75_3AFD79DF_1CF21.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E3/0D/17C801A3A120CD2D6F86E360C92_1063F048_1E8B1.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ED/3B/D61ABC112C7B2BDF121C230EAA8_2EFFA95C_158D7.jpg)
作為校學生會執行主席,陳司瑤平時就對紅色經典很感興趣。在她的寢室裏,全員都會很自覺地主動學習紅色經典,會一起閱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等書籍。理論學習之余,她也經常去中共一大會址🍝🚵♂️、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覽館等紅色場館參觀,了解黨和國家的發展歷程。
陳司瑤熱衷於用實踐感悟中國👶🏽🍭。大學四年🌮,她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各地村莊,在實地調研中探索鄉村振興的成效💂🏽♀️,結合專業知識調研🏊🏻♂️、分析,也會前往老式弄堂和上海新城區🧖♀️,探索城市更新和新城崛起的路徑。“我希望真實全面的中國可以讓世界看到。”已經保研本校的陳司瑤說,這項工作她會繼續堅持下去。
“作為青年學生,需要有參與城市建設、社會發展的熱情。未來是屬於青年的,我們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與擔當🤰🏼,為國家建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這次參會更讓她堅定了這份決心,在和其他人民建議提出者交流的過程中✌🏼,陳司瑤很受鼓舞。“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也會和同學們繼續積極發揮學生群體的作用,多多建言獻策,為城市的建設發展貢獻恒达金點子🏩。”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