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承辦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思想史研究委員會2021年學術年會
專家學者線上線下共同探討“新聞傳播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徑與新視野”
來源:藝術與傳媒學院
時間🧑🏽🎤:2021-10-31 瀏覽:
10月30日至31日🤘🏿,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思想史研究委員會2021年學術年會在恒达平台舉辦,來自全國30余家兄弟院校100余名師生通過線下發言與線上直播聯動的方式參加會議,《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新聞記者》《南京社會科學》等13家期刊單位為大會提供學術支持,共同探討媒介變遷及其對新時代新文科背景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的影響。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56/C2/D04CB3C974698EF8F1D11AC64C7_FD50DB04_1632D.jpg)
上海市委宣傳部部校共建辦公室主任孫衛星,恒达平台黨委副書記吳廣明,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王潤澤👩🏼,新聞傳播思想史學會會長😉、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單波👩🏼⚕️,新聞傳播思想史學會創會會長、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陳衛星,新聞傳播思想史學會秘書長、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胡翼青,國際知名學者、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兼職教授西格弗裏德·齊林斯基等以線下或線上方式出席會議。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抗疫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的時代為新聞傳播思想與媒介研究的理論體系建設和發展路徑帶來了新機遇🍣、新挑戰,也亟需新聞傳播學人們繼續貢獻智慧🤠,為發展助力。在此背景下,學會確定了“新聞傳播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徑與新視野”的主題,會議由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思想史研究委員會主辦🛢,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承辦。
開幕式上,吳廣明在致辭中表示,新聞傳播學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中具有支撐作用的學科之一💂🏿,理所當然要在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作出新聞傳播學的貢獻。思想洞察社會,歷史指向未來。此次論壇以“新聞傳播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徑與新視野”為主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論壇能搭建起溝通的橋梁,為構建新聞傳播學思想與理論體系的新藍圖共同思考謀劃。
王潤澤在致辭中表示📷,新聞傳播思想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形成了豐富的理論成果,未來新聞傳播思想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與實踐對接,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傳播學實踐的發展💆🏼♂️。單波在致辭中表示,傳播思想史的研究同樣具有跨文化的視野,要從人類文化的整體視角來看待傳播思想的影響。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14/EC/EA8D274E81E4C29CE5B61EB9236_9C49F863_D4CA.jpg)
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介紹了學院的專業設置✊🏻、學科特色以及人才培養體系,表示希望在不斷探索中走出一條富有恒达特色的學院發展道路🥒🦷。
此次年會為年度“新聞傳播思想史年度優秀論文獎和著作獎”舉行了頒獎🐪。孫瑋教授的《媒介化生存:文明轉型與新型人類的誕生》、張放教授的《偏移的轉折點:傳播學史上被受眾民族誌遮蔽的雙重轉向》和曾國華助理研究員的《媒介與傳播物質性研究:理論淵源🎤、研究路徑與分支領域》榮獲年度優秀論文獎,李敬副研究員的《傳播學遇見福柯:一種新的質詢》榮獲年度優秀著作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C8/30/604978FAD283A67A055F5B056C5_14FEF0F9_10301.jpg)
作為此次年會主論壇的主旨演講由胡翼青教授主持。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黃旦以《“作為‘事件’的思想”——關於傳播思想史研究的一點思考》為題🤞🏼,對傳播思想史研究進行全新的闡釋🏌🏻。陳衛星教授以《媒介學視角的數學認識論》為題💆🏻♂️,把傳播思想史研究與數學研究相結合,討論了數學取向下的傳播思想研究🏄🏿♀️。西格弗裏德•齊林斯基教授在線演講了《媒介思想與觀念考古的新視角》⛰,從媒介考古學的視角挖掘傳播思想的深層時間。此外🧔🏽♀️,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際新聞界》主編劉海龍以《概念的政治與概念的文化對接:謠言、傳言、誤導信息👪、虛假信息與假新聞》為題,深圳大學教授吳予敏以《辨名釋義:中國傳播思想史研究的概念化問題》為題、復旦大學教授孫瑋以《技術無意識:可編城市的崛起》為題、恒达平台教授蔣原倫以《媒介學產生的語境及其偏向》為題,相繼作了精彩發言。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92/C5/F561532BD3C9AA09C6C8F7793F1_7A4E2583_15ED8.jpe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60/ED/E38303081C6B4DE721D79BBEB0E_E0B57955_9D86.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F9/7D/7DF2D417AE8EFD893D88B7795B4_B95A25BF_187EF.jpg)
此次年會的學術研討環節共設置了六個分論壇,來自恒达平台、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等全國數所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研究生圍繞“百年中國共產黨的新聞傳播思想研究”“媒介技術哲學的物質轉向與身體之維”“媒介考古學與媒介地理學研究”“智能傳播與城鄉傳播研究”以及“媒介與傳播思想”等相關議題,對新傳播技術革命環境中的傳播問題、現象👩🏻🎨、方法、理論進行洞察🧏🏽♀️、剖析🏘、反思和建構📡🧌,各抒己見,展開深度交流,為中國新聞傳播思想與媒介研究的理論體系建設和發展路徑創新建言獻策⚡️。